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民航上半年亏损超千亿,12家航空公司资不抵债

2022-07-11 16:0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日前举行的全国民航年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新任民航局局长宋志勇透露,“受疫情反复冲击,上半年民航运输生产跌入低谷,整体亏损达1089亿元。”宋志勇指出,疫情前民航业连续11年盈利,2019年利润总额达549亿元,而疫情以来累计亏损近3000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超过了2020、2021年全年的亏损额,截至目前,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达82.2%,较疫情前上升11.9个百分点,12家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100%。” | 相关阅读(第一财经)
52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金融学硕导

我们看到当前民航业面临比较大的市场压力,很多人都在问,这样的市场压力之下,民航业到底有没有市场空间了?未来的民航业会不会出现一定的市场问题?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民航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呢?
首先,当前各家航空公司出现比较严重的亏损现象,其实一点也不意外,受到疫情的影响和各地防控政策的不断变化,实际上航空公司面临的市场压力是非常大的,航空公司必须要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才有可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然而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无论是如何会省钱的航空公司,实际上面对的市场压力都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旅客的实际需求特别是有效需求不足,直接制约了航空公司,对于当前的航空公司来说,只有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市场发展的控制能力,才有可能在市场的竞争之中获得一定的市场优势。
其次,在疫情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实际上航空公司面对的问题都是难以彻底从根源上得到缓解的,所以对于当前的航空公司来说,实际上是在打一个维持的持久战,只有航空公司。学会在当前困难时期尽可能的节省自己的资源,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之中有一定的市场优势,毕竟当前大家都很困难,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如果谁能够在市场上有所作为,能够亏损的比别人更少一点的话,往往就会有更好的发展。
第三,对于航空业长期的发展角度来看,其实只要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民航市场的恢复将会是必然的趋势,毕竟大多数人出行的需求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刚需这些刚性需求现在仅仅是被压抑了,并不是它不存在,只要民行业能够熬过当前的困难时期的话,现在的亏损其实都只是小问题,对于当前的各大航空公司来说,度过困难时期比什么都重要,既然如此的话,学会想方设法的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降低自己在市场上过度的成本开支,可能才是各家航空公司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54
胡可可

胡可可

外资公司高管

航空业上半年巨额亏损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疫情让国际旅行熔断,国内旅行受限;二是俄乌冲突导致油价高企。前者让营收减少,后者让成本增加。如此之下入不敷出,诸多航空公司出现生存危机。

各国防疫政策执行不一,国际旅游业的复苏,不仅要看有些国家的开放政策,更要从我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严防外部输入考虑,因为从国内今春多点暴发疫情来看,外部输入始终占有大的比例,所以,国际旅行能出的去,怕是难回的来。国内各地防控效果明显,但多点突发的偶然性,非必要不出行,让国内旅行心存忌惮。

下半年国内动态清零效果显现,一些限制逐渐放开。随着疫情缓解和消退,国际旅行的恢复和国内通行的正常,将会让航运业进入复苏期,逐渐改变亏损的情况。目前困难时期,国家也在推出纾困政策,相信航空业随着旅游业即将迎来的大爆发,困难也将很快过去。这从上海解封,去海南旅行一票难求可以看到;从国家的空客订单可以看到,航空业复苏已经不远。

26
朱墨竹

朱墨竹

一点疑问,亏损上千亿,12家航空公司已经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仍然有那么三大航空公司出手阔绰一举下单订购2400亿的空客飞机,是这三大航企实力雄厚么?
如果说有部分航企家底雄厚,看准疫情过后航运市场井喷,倒也佩服这三家航企的掌舵人。但眼下上海又在传出封城风声,奥密克戎BA.5变种在西安北京各地日渐兴起,要说彻底摆脱疫情看似遥遥无期。
商业社会不怕没钱,怕的是不确定性。在疫情反复尚且扑朔迷离的时候,不知道这三家航企大手笔购买空客飞机的钱从哪儿来的。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