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居家太久如何调适心态?专家称应尽快识别脆弱人群

2022-04-17 19:0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居家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压力增加、幸福感下降、易恐慌等心理问题,有的还会表现出心理疾病的相关症状,例如抑郁、焦虑等。严重的则会出现长期失眠、创伤后应激反应、行为改变、甚至有自杀倾向等。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系副教授钟爽认为应用“个人心理韧性”强弱来分析居家民众的心理状态,她认为识别出需要帮助的人群。同时,她指出,只有政府与民众之间信任度高,具备双向良好的风险沟通,才能有效提高民众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稳定社会心态。 | 相关阅读(第一财经)
50
东木

东木

执大象 天下往

都说人类是群居动物,需要在集体里边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孤独”是每个人心里都要面对的大敌。在孤独的时候人们更需要帮助,心理也更加脆弱。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些城市也面临了像上海现在一样的近况,只是我们很少察觉。最近我的一个朋友从北京去外地出差,到了北方某小城,本来说48小时核酸就行,结果还是把他带到了集中隔离的酒店。这对他来讲很突然,他跟我说已经三天了,自己被这种突如其来的隔离影响很大,在心理上有些emo,于是和我打电话,我说你要振作起来,保持好自己的心态最重要。

比起隔离3天,我的另一位上海的朋友更难,已经居家一个月,也和我诉苦,说是心理防线逐渐开始崩塌,每天的焦虑已从担心吃不上饭转移到身边朋友正在经历的困境,以及网络上每天都能看到的负面新闻。我在远方也只能给她加油鼓劲说一些激励的话。在大城市本身压力就大,再加上疫情双重打击,让很多人心理出现问题,面对心理问题,我觉得首先不能憋在心里,而是要寻找和人倾诉的机会,把自己的烦恼说出来,越是积压在心里越会加重心理疾病。乐观而积极的面对人生的困难,没有过不去的坎!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