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缩水超1万亿,多家理财公司遭遇"至暗3月"!4月曙光初现

2022-04-11 08: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高压之下,叠加季末冲存款等试点操作,多家理财公司存续规模较今年年初高点有所回落。四家大行理财子公司的存续规模,共计减少超万亿。但可喜的是,进入四月,银行理财短暂迎来的喘息。银行理财的“破净”数量已经回落至2000只以下,且实现了多日未新增破净产品。另有上述国有大行理财人士透露,目前其管理规模已经回温至三月份的高峰水平。 | 相关阅读(券商中国)
50
高格析

高格析

经济学者

股债持续调整的背景下,理财也不是没有亏损的可能
理财也是投资,凡是投资都有风险。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同样的道理也适用理财。
理财资金的投向,在很大程度上模糊的。从近期净值持续下跌的迹象判断,债券、股票肯定是理财资金一个可观的投资标的。
可以说,理财产品是银行资产管理范围的扩张,在非标资产持续压缩的背景下,股债是必选项,而且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因此,理财和基金是互为替代品的。
通常意义上,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是非常厌恶风险的,净值化转型后,看到净值持续调整,赎回的心理冲动是非常大的。缩水1万亿,追涨杀跌的本性使然。
最值得关注的是,理财资金规模是否会持续收缩?

46
王衍行

王衍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银行理财巨额赎回可能刚刚开始,可以确定的是,当前,既不是至暗时刻,更不是曙光时刻。

面临大浪淘沙。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经过十余年银行理财突飞猛进增长的时期,关键在于,也积累了一些风险。特别是,银行理财叫嚣的口号“规模向质量”转型,尚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值得指出的是,从今以后,部分银行理财公司可能举步维艰,甚至惨不忍睹。规律是,优胜劣汰、大浪淘沙。

多数银行理财公司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及自身的优劣没有自知之明,仍然沿袭过去的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而实际情况是,外部环境即将发生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来银行理财公司赢家的特质是:对机遇及挑战的提要勾玄,对因革演变的逻辑把控、对壮士断臂求生及凤凰涅磐的深刻理解等。

客户的转变,过去,一个影响甚广的宣传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种情况可能一去不复返了,从今以后将是:“理财不讲理、选择要慎重”。

51
付伟

付伟

资深财富管理从业者

打破刚性兑付从银行理财做起!

作为这个市场曾经最大的非标主体,银行理财在2021年底后全面完成了净值化改造,闭着眼睛买银行理财的时代彻底结束了。改变刚性兑付的行业潜规则只需要一纸红头文件,但破除投资者心中对于刚性兑付的执念,却需要很长时间和一些契机。伴随着春节后疫情扩散和地缘冲突的冲击,A股市场出现了一轮回撤,进而影响到银行理财的净值,不少产品出现了浮亏。那些对于银行理财抱有期待,相信它能成为“刚性兑付最后堡垒”的投资者,可能真的会失望,因为这看似坚不可摧的阵仗,就像当年的马奇诺防线一样,轻松被突破。

投资者教育,这个词很有意思。有时候,投资者理解很多事情,可能就是要被“现实教育”的。专业机构声嘶力竭的呼喊,赶不上现实一次真正的破净。只有痛了才会真正放手,而对于刚性兑付文化,2022年可能就是那最痛的一年。

从金融生态的角度看,商业银行占据了境内金融体系下超过90%的资源,这种大而垄断的局面对于境内金融的均衡发展其实是不利的。随着“非标+地产”的经济模式向“资本市场+优质企业”来过渡,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商业银行,其优势低位在不断动摇,以券商、基金为代表的的机构会不断成长,只有这样,未来境内的金融体系才具备真正的健全,才能为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支持。

而银行理财的资金流出,不可避免会流入资本市场,这是金融势力在分配的必然,也是金融体系走向成熟的必然,这更是中国资本市场真正走向壮大最大的福音。

51
引領Manuel

引領Manuel

Ark Hills

目前还在谈论规模和资金市场容量没有任何意义,银行理财公司只所以要独立出来,就是要打破传统银行管理下各种业务条线下的束缚,面向市场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一站式的财富管理机构,可惜国内大行由于传统的业绩考核和报表的压力下,只能延续老套路当然是先圈地跑马,再去自身改善优化,本质还是注重包装、营销、套路和内部庞氏资金池的传统通道业务而已,实际上方向弄反了,应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入扎实投研,开发出真正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做好风控体系才是出路

50
石景山辛芷蕾

石景山辛芷蕾

知名音乐剧观众

最近多家银行理财都开启自购模式,上市公司也开始回购自家股票,拐点是否将至不确定,但市场表态很明显了。但经过长期大幅下跌,要提振市场信心,恐怕还是需要走出一个真正有希望的趋势才可能。

毕竟和市场总体相比,即便自购规模再大,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自身表态在一点风吹草动便动荡剧烈的资本市场面前,说服力非常有限。因此,理财公司经过至暗3月后,4月的曙光也不一定那么明朗。

27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金融学硕导

说是在看到多家理财子公司遭遇了至暗的3月,很多人都会很奇怪,为什么理财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面对着当前理财的危机,我们又该怎么看呢?
首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家买理财的思路其实是基本一致的,大部分人买理财其实全部都想的是通过理财可以实现自己财富的保值增值,其实大部分人买理财的逻辑第一逻辑就是保值,所以大部分人在进行理财操作的时候都奔着理财,本身的风险不高的这个逻辑来的,所以当理财出现大规模破净的现象之后,很多人都表示非常不理解,甚至于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毕竟对于当前整个市场来说,为什么理财产品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而理财产品也逐渐被大家开始认为不靠谱了,这可能才是当前最大的难题所在。
其次,我们仔细分析这次理财产品所面对的一系列的信任危机,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当前的整个市场之上,理财产品其实在一个非常尴尬的状态,这是因为当前整个理财市场的刚性兑付已经被直接打破,在没有刚性兑付的时候,你买理财可能上涨同样也可能亏损上涨和亏损的可能性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对于理财公司来说,这个时候亏损并不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但是大量的低风险理财却同样出现亏损的问题,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当前的理财其实面临的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动荡,资本市场处于一个比较严重的波动范围之中,在这样大的波动之中,不仅是股票,还有债券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的结果拖累整个理财市场进入了一个下行周期,这是当前买理财不赚钱最核心的原因所在。
第三,从长期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来理财产品出现上涨和下跌都是很正常的现象,而这次的案例实际上真正让我们每一个投资者都敲响了警钟,现在买理财不能仅仅看理财产品的评级,也不能只看它是哪家公司的产品,我们必须沉下心来认真研究这个理财产品,它的标的和对象到底是什么?买这个理财产品它可能潜在的风险是什么,只有投资者自己真正认识到了这些,才有可能避免在理财市场之上出现严重的亏损。

5
把握当下@知行合一

把握当下@知行合一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

👍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