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证券时报:金融委释放积极信号,政策春风“吹暖”市场预期

2022-03-17 09: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强调有关部门要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此番表态为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16日午后,A股港股双双走强。美股开盘,多只中概股更是大涨逾40%,近期市场的低迷情绪一扫而空。此次金融委会议可谓一颗“定心丸”,市场预期回暖。 | 相关阅读(证券时报)
50
彭伟伟

彭伟伟

平安银行首席策略分析师

2月下旬以来,俄乌冲突引发大类资产剧烈波动,甚至有如蝴蝶效应般导致中概股、港股和A股接连大跌。但随着国务院牵头出炉相关金融市场乃至实业的稳定政策,市场迎来显著反弹。随着俄罗斯引发的“乌”云逐渐消退,年初强调的“稳增长”的“风樯动”已加速启动,这两者也将继续成为影响我们中长期判断的核心依据。

第一,“乌”云渐退,但重视通胀和美联储加息的影响

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谈判迎来一定曙光,我们发现原油、黄金纷纷回落,美股、欧股快速反弹。这样的走势和我们在俄乌冲突当天出具的报告观点是相一致的。随着后续冲突的进一步平息,避险情绪有望降温,短期冲击的回归也仍将持续。

但是,尽管“乌”云可能最终消退,但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是重要的能源和农产品出口国,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恐将继续维持高位。而该影响显然构成全球通胀问题乃至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同时欧洲的经济前景也将增添阴霾。

具体来看,我们认为,俄乌冲突最终形成的影响在于两点:第一,引发美联储、欧央行压制通胀的货币政策需求,“大水漫灌”不再;第二,全球因此经济受到冲击,欧美的冲击或将大于中国。

因此,全球主要的风险资产的预期回报需要下调,包括中国A股和港股的全年预期回报。

第二,风樯已动,稳增长忧虑不再

在本周中国经济数据出炉、央行未降息、中概股崩盘式下挫之际,市场弥漫极度悲观的情绪。这样的担忧和顾虑我们认为确实存在,第一,在稳增长过程中,仍持续见到各部门各自出台行业收紧举措;第二,资本市场的无序下跌,或将影响中国改革转型的进程,影响我国科技创新领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发展的路径。

但随着国务院牵头出炉相关举措,我们认为这样的担忧已得以消除。另外,再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拟定的“5.5% GDP目标”,稳增长举措或将超预期。

对于中国A股和港股而言,随着政策底和市场底的明晰,当前可以乐观一些,配置时机或已来临。

再审视一:“稳增长”下股票的配置时机已来临

再审视当下股票类的资产,我们认为有以下核心判断:
(1)“稳增长”驱动股票行情已来临,在我们的下图可以发现,在历次的稳增长过程中,A股难以出现熊市格局。

(2)方向不变,但降低全年的预期回报。由于俄乌引发的通胀,美联储的加息,全球流动性减弱,打压风险资产表现,也将一定程度制约中国央行的降息空间,一定程度构成全年中国A股和港股的预期回报有所下降,但由于经历显著调整,当下的布局仍将有望获得较优的表现。

再审视二:货币中性偏宽+宽信用,债市需等待右侧机会

由于“稳增长”的持续落地,我们认为对于投资人在固定收益类型的资产选择上,应该关注以下两个核心判断:

第一,央行有望在近期再次降息,无风险利率仍将趋于下行。在本周MLF利率持平的背景下,一度严重打压市场对于央行的降息预期,但随着3月16日各部委的相关政策说明,有望看到在货币政策上更为超前的举措,我们认为近期将有望再次降息。对于目前市场仍现存锁定利率的少部分产品而言,将面临全年收益率逐级回落的可能,此类型资产应早配置,早锁定收益。

第二,债市等待右侧机会,纯债相关投资仍将面临净值波动压力。观察过往“稳增长”的落地以及随后经济的回升,即使存在央行的降息空间,但对于债券而言,一般都存在相关的调整压力,随着近期经济数据的发布,以及多部委的相关政策出炉。我们认为债券或将引来小幅调整,但无需过度悲观,整体调整幅度或将小于2020年。

再审视三:动须相应,不得贪胜

我们今天和大家提出“观市论策”的两个核心依据,也提出了两条基于战术上的再审视建议。但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则是我们提出的第三条再审视建议,基于战略配置以及关注潜在风险的建议。

第一,动须相应,战略配置不能丢!

其实早于年初,我们的年度报告《风樯动,起宏图》已基于“稳增长”和 “二十大”提出全年的战略配置建议,适度增加股票类资产,维持固定收益类资产,善用CTA、对冲等另类资产。

而在3月15日市场最为悲观之际,我们的报告《熬过难熬的日子,花落自有花开日》提出,暴跌不一定是大涨的必要条件,但需要珍惜估值极低的重要配置时刻。则在于警示不必因为短期情绪宣泄而扰动战略配置之路线。

当下,尽管迎来政策的显著升温以及情绪的明显改善,但我们建议,仍需“动须相应”,勿进行“一把梭哈”、“All in”等偏离自身风险偏好之举。

第二,不得贪胜,不要忽视潜在的风险

近期港股、A股的显著大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美博弈之担忧,在2022年内,我们无法预估是否该风险担忧再次重来,我们也无法提前预知无法预测之事件。但不忽视该潜在的风险,当估值重回高位,性价比不再优异之时,“不得贪胜”或是可取之道。

49
托马斯·铁蛋

托马斯·铁蛋

昨天刘鹤一个讲话,给最近动荡不已的证券市场可以说是吃了一个定心丸,看到中方有意愿解决在美上市的问题,可能对外资来讲降低了投资风险,能看到中概股和A股都在回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虽然分属市场不同,但是中概股和A股,都在等待这样的积极信号。不过,虽然现在金融委释放了积极信号,后续究竟会不会将这些信号落实,可能就是股民们更关心的下一个问题了。

27
兰香

兰香

长期跟踪研究金融和新产业

转李迅雷3月16日在公众号发表的评论:

今天是资本市场值得纪念的一天,股指上午高开低走,直逼3000点大关,之后又迅速拉起,呈现强劲反弹,A股总市值大增2.9万亿,主要原因应该是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了专题会议。印象中,金融委已经很久没有公开报道会议信息了,上次公开披露的第53次会议的时间是在去年7月,而在此之前的开会频率较高。金融委的会议内容令人欣喜,以投资者关切的问题为导向,协调各部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扭转“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大压力。今后“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这意味着在政策层面将坚持稳字当头,确保5.5%增长目标的实现,更加支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和繁荣,而且对风险暴露的房企、大型平台公司都有了明确的表态。

目前,沪深300的估值水平已经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在后几位了,与日本、韩国等股市的估值水平处在同一位置,这与中国经济的中高增长水平不相匹配。我认为,风险偏好持续下降是近年来市场表现偏弱的主要原因,而非盈利业绩的不佳。因此,我始终认为,只有政策超预期,才能改变“预期转弱”的局面,从而提高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发挥民间资本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扩大直接融资中的主力作用。

5
陈峰

陈峰

今年要回本啦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