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国产电影全球票房夺冠,但为什么没有全球影响力?

2021-11-23 12: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2020年9月,《八佰》官宣以28.83亿登顶全球票房冠军,并标注是华语电影首度问鼎全球票房冠军。但这一票房冠军背后是欧美因疫情停摆,国内疫情控制得力。此外,国产电影近年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乏善可陈。专家指出,文化阻隔是中国电影始终无法进入海外主流圈层的首要因素,同时国产电影陷入了与好莱坞大片的同质竞争而难以出圈。这些现象拉响了中国电影陷入“加拉帕戈斯化”的警报——在孤立市场近亲繁殖,和域外不做互换,最终被淘汰。 | 相关阅读(第一财经)
55
苏牧野

苏牧野

资深媒体人

这篇报道,隔靴搔痒,读得我哭笑不得。文章绕来绕去,讲到了中国电影出海难的各种原因,却不敢说破最关键的那一点。文章把中国电影作为一个商业产品来剖析,但中国电影何尝真“商业”过呢?一个不商业的产品,面对一个真商业的市场,当然就是各种拧巴。如果《战狼2》《长津湖》这样的片子,在海外市场也能飘红一片,在海漂的中国人之外还折服一众真正的外国人,那我倒要重新刷新我的三观了。
 
真正能跨越国界、跨越文化、捕获各国观众心灵的片子,拜改革开放所赐,我们中国人也看过不少。它们之所以能“普世”地流传,多半是因为它们基于一些普世的价值。有些也“讲政治”,但是更诉诸浅层政治之下的深层人性。同样是面对侵略者,《美丽人生》里的人物没有一个浓眉大眼,而是笑中带泪地讲述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故事,他们对于生命与美好之渴望,举世皆通。他们的恐惧和幽默,甚至不需翻译,更无需煽动,我们都懂。
 
说实话,今年十月过后,已经快一年没走进电影院的我,当看到影院里开始出现《第一炉香》《007》的时候,忍不住心里欢呼:总算,真电影回来了!

52
海峰

海峰

一个话痨的评论员

《第一财经》这篇文章问的好,“为什么没全球影响力”,我们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道理,也都心照不宣,《第一财经》文章的字里行间也都在说着原因。
首先,我认为电影艺术不能以票房论成败,不能以票房论影响力。还是说我喜欢的《大话西游》,当年票房可谓惨淡,但不影响其成为30年后人们依然津津乐道的佳作。归根到底,电影是艺术,艺术内容有一定受众。《八佰》的票房登顶2020年度全球票房冠军,既有全球疫情导致线下电影院观影减少的原因,也有内容本身具有较好的国内群众基础,硬要一个基于民族视角的电影像《复联》那样赢得全球影响力,有些强人所难,也不客观。
都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中也提到了当年《英雄》和《卧虎藏龙》的国际影响力。这两部艺术佳作也让不同国家的影迷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这就好比我们也会去欣赏基于欧洲文化背景的《指环王》和《权利的游戏》一样。
这些年,我们似乎有些进入唯票房论的内卷,似乎一部电影如果票房不好就不能算成功。但艺术又怎能单纯用资本衡量?想赢得国际的认可,先把电影内容做好,做出有共鸣的,有文化底蕴的内容。

23
刘春生

刘春生

经济学博士,博士后,财经评论员

韩国近几年文化立国文化输出风生水起,BTS登顶美国B榜,寄生虫拿下奥斯卡,鱿鱼游戏全球大爆,综艺节目、韩剧席卷亚洲。
不过,韩国娱乐圈丑闻频频,艺人处于高压状态,自杀事件屡屡发生。
中国娱乐圈也喜忧参半,清朗行动雷厉风行,但综艺、娱乐、电影、电视内容严格审查,管的过细过死,分级制度迟迟不能推出,看个美剧被删的七零八落,但凡和性与政治略沾点边就一刀无。
中国电影市场这两年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消费升级、小镇青年对电影产业贡献巨大,我们缺好的电影、电视剧与娱乐产品,《活着》与《霸王别姬》之后的25年来,能拿的出手的作品屈指可数,电影类型也乏善可陈,头部巨制顶起了电影票房的绝大部分江山,腰部电影和类型片几无生路。
大制作大卡司集中于主旋律电影,科幻电影还在等流浪地球2,动画电影情况略好,电影IP群没有形成,XX宇宙更谈不上。
老祖宗留下来的西游记、封神榜经野蛮开采已经味同嚼蜡。
中国电影的崛起任重道远,文化输出远比产品输出要难得多。

22
峰婆婆

峰婆婆

Plain living high thinking

电影作为一个文化产品,从架构、设计、制作…诸多繁忙面都要以“消费者”、“受众群体”为导向。中国电影在主旋律之下已经有非常好的进步和多元化的细腻视角;但是文化和历史的积淀通过一部或几部以中国观众为“群众基础”的宏大叙事就能够打通世界观众的“心”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的春节离不开团圆、饺子、春晚…一个道理。

26
孤独的李闯王

孤独的李闯王

007就是真电影???美国电影一直宣导的“个人英雄主义”“地球上只有美国可以拯救全世界”这些就是good?就是剖析了人性?那么多剖析了人性的国产电影被你吃了?那些就都是假电影?再者说,美国电影发展了多少年?而中国呢?你拿起步阶段的人去和已经成熟好几十年的人去比?!还有,能体现中国人坚强伟大宣扬中国精神文化的产品,欧美能给你好好播么?你就是崇洋媚外但又自恃清高光,不求实际光会耍嘴皮子,闭着眼睛看中国睁大了羡慕的眼睛看美国!

25
今天挺凉快

今天挺凉快

在全世界范围内,电影等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增长,相对于国家实力增长都是明显滞后的。

除非学韩国,把发展文化产业当成国家核心战略,同时还要审核放开限制,迎合西方主流价值观。但是这背弃了我们的初衷,要是想靠谄媚西方获得国际影响力,当年何必限制第六代导演呢?

中国需要的,是以自己的价值观为主体带来的国际影响力,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单独靠文化产业自身,是没有成功希望的。反而是姜文的“航母决定论”更有道理一些。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好莱坞电影是什么时候开始统治全球的?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的1894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用核弹给二战画上句号的1945年?都不是,好莱坞真正崛起并统治世界,还要等到冷战结束苏联倒下,美国真正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之后。哪怕在好莱坞自己嘴里的黄金年代,50-60年代,欧洲人也没瞧上他们。

当然,这个过程中,好莱坞全球发行体系的建设成功,和因发行市场扩张而支撑起的大成本特效电影,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大成本特效电影,使好莱坞电影获得了和全世界所有其他电影区别开的视觉效果,这种超越文化的视觉奇观的吸引力,对好莱坞称霸世界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但就如夫妻之间的审美疲劳一样,见得多了,也就厌倦了。最近几年好莱坞大片在国内市场票房回归理性,就能看出这一点。未来中国电影也许能靠技术进步,借助新的视觉奇观扩大自身国际影响力,但文化产业终归要回归到内容为王的路上。

这里我们分开来讲。

首先,创造新的视觉奇观,这条路线不是文化产业自己能办到的,从已知的途径来看,提高半导体产业和计算产业的实力,也许更容易让这个新的奇观自己冒出来。

其次,内容为王,好的电影乃至经典的文化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稀缺资源,好莱坞每年生产的烂片数量远远多于我们,如果内容创作有可复制的成功模式,电影业就不是高风险行业了。所以提升国际影响力,同样不能靠持续不断的创造好的内容输出,特别是在价值观不同的情况下。

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特别是希望在价值观层面发挥作用的国际影响力,不是单纯靠发展文化产业就能实现的。

就像伟人身上的光环,不是因为光环的作用,伟人们才伟大,是因为他们做了影响人类命运的事,才凝聚了耀眼的光环。

国际影响力,就是国家整体实力强盛之后附带的光环。不急不躁,坚持自身价值观,不断提高国家整体实力,才是提升影响力的正道。

21
可乙老爸

可乙老爸

视野决定高度!

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它的两面性,国内的电影产业也一样。首先,国内(包括港澳台)电影市场有够大,与其战战兢兢开拓国外市场,不如把精力花在如何“榨尽”国内的票房,我想这是绝大多数电影制片人所考虑的。至于海外市场,我觉得应可分为成熟市场(如欧美市场)和非成熟市场(如东盟、非洲和俄罗斯)。成熟市场由于电影工业发达,价值观差异过大,我觉得倒不如放一放。非成熟市场,建议不妨多花些精力。首先,国内电影工业相较这些地区有比较优势;其次,电影所表现的人文价值没有欧美有那样大的“排斥性”。综上所述,我觉得可以和当地从“合资片”或“合作片”开始,慢慢渗透当地市场,可能是所谓“国产电影”走向全球的最佳方式。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