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存一定生活必需品

2021-11-02 12:1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商务部网站11月1日消息,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支持鼓励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蔬菜、粮油、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签订长期供销协议;耐储蔬菜要提前采购,锁定货源,做好本地菜与客菜之间,北菜与南菜之间、设施菜与露天菜之间的梯次轮换和衔接供应。 | 相关阅读(界面新闻)
57
张林

张林

评级机构研究员

放心吧,不会有物资短缺,也不会有长期通胀。
在商务部印发的关于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的通知中,建议家庭储备生活必需品以防突发情况,本意是降低市场关于物价抬升的担忧,不料却引发了一些相反的预期,要么认为物资将出现短缺,要么认为物价将攀升,这些担忧是大可不必的。
先来说物资短缺。自从建立市场制度以来,我们就摆脱了短缺经济,加入世贸全球经济循环之后,我国更是成为了鲜明的产能过剩国。从宏观统计看,当前生产工业必需品的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7.3%,农业中农地撂荒、抛荒并不鲜见,为了大米好吃,江苏等省份大多只种单季稻,大豆及制品进口量较大但也并非刚性短缺。只要价格有上涨,产量和供给便能够迅速提高,价格也很快就能回落:当前的猪肉价格较年初已经腰斩;最近因南方大雨而出现的菜价攀升在一周之内就出现了显著回落;疫情期间稀缺的口罩在一个季度之内就恢复了供应,且是向全球敞开供应。少数物资产量供应不足的出现,基本是预期之外的气象、政策或疫情变化带来的市场供应链出现短期调整的结果,比如因能耗控制带来了局部的电力短缺。这种短缺不是产业链或者说是生产能力的问题,是供应受限的结果。
再来说物价攀升。是的,9月工业品价格指数当月同比达10.7%,且是2000年之后的新高,但集中在上游采掘和原材料环节。一是欧美国家大放水带来原油和部分原料的价格上涨,二是国内双碳目标下对煤电等上游产品的限产预期。而这些价格向下游,特别是终端消费的传导能力是很弱的,所以我们看到2013年以后CPI和PPI之间的关系是微弱的。疫情冲击下居民消费倾向不高,对于服务的消费需求也在降低,十一假期的消费额甚至低于去年。从统计上看,当前CPI同比不到1%。管控好预期的条件下,工业品价格也很难在宏观经济需求端疲弱的条件下长期上涨。从货币政策看,防范债务危机与金融危机压力下,很难期待年内后续再有降准等宽松的货币政策,地产严监管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约束下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在回调。一切都表明终端消费价格攀升的基础非常非常薄弱。
如果将现在的经济状况勉强概括为“滞胀”的话,真正的风险不在于“胀”,而在于“滞”,即生产的东西可以更多,但是却无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47
财宝

财宝

不能批评的都不值得赞美

商务部的这个提醒,昨天在我的朋友圈引起了一阵阵讨论,是什么样的突发状况需要大家来储备生活必需品?很多人将这个与如今颇为紧张的台海关系联系了起来。不过,我倒是认为这可能就是一个日常的提醒。

如今秋冬季蔬菜供应短缺,再加上各地零星疫情爆发,动不动就封城封楼,对于一个街区或者一栋居民楼来讲,确实需要储备一些生活物资,以免疫情爆发后供应短缺。

7
四驱羝

四驱羝

准备台海战争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