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离婚:美国银行的风格

离婚:美国银行的风格

Shawn Tully 2009年02月03日
肯•刘易斯在趁虚而入收购美林时,很高兴做新郎。现在他却抛弃了约翰•赛恩。

    肯•刘易斯在趁虚而入收购美林时,很高兴做新郎。现在他抛弃了约翰•赛恩,正努力使该交易产生效果。

    作者:Shawn Tully

    去年9月15日,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首席执行官肯•刘易斯(Ken Lewis)得意洋洋的宣布以500亿美元收购美国偶像性公司美林(Merrill Lynch)的交易。刘易斯现年61岁,多年来一直觊觎美林,他计划对美林进行一场文化革命。这位来自夏洛特的银行家踏实稳重、锱铢必较,他将对美林这头负伤的公牛施加常识性的纪律,摒弃他长期以来所痛斥的挥霍做法,尤其是膨胀的薪酬和高风险交易,这也正是美林陷入眼下困境的原因。

    盛夏那天,在美国银行纽约市时髦的办公楼里,与刘易斯肩并肩站着的,是53岁的美林首席执行官约翰•赛恩(John Thain),他似乎是此次转变的完美搭档。事实上,塞恩的仪表和举止像是一个年轻版的刘易斯。两人都有着坚毅的下颚,着装严肃,带着金属框眼镜,流露出正式而庄严的神态。尽管习惯于华尔街的做派,但塞恩发誓自己同刘易斯一样渴望抑制华尔街的过度铺张,并宣称自己正在将美林打造成刘易斯所希望的运营类型,即依赖于稳定的经纪和承销业务,避开风险较高的交易。

    仅仅四个月之后,塞恩就离开了,而且看来似乎不是肯•刘易斯在驯服华尔街,而是华尔街在驯服刘易斯。自该交易宣布以来,美国银行的股价狂跌了80%,至每股7美元左右,导致两家公司的市值缩水了1700亿美元。到12月,美林和美国银行的财务状况严重恶化,联邦政府不得不提出大规模的一揽子援助方案——该方案包括注资200亿美元以及为近1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提供担保——以救助这两家联合的公司。

    这不仅仅是又一个一桩大买卖迅速变味的故事。美国银行拥有的顾客人数比美国其他任何银行都多得多。其6,100家分支结构拥有所有零售存款的10%,提供美国1/5的按揭贷款,并有1.3亿张信用卡在流通。美林16,700名经纪人为超过500万的客户管理着超过1.8万亿美元的投资。对于扩充信贷和复苏美国经济而言,使美国银行及其他多元化经营的大型银行——特别是花旗集团(Citigroup)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摆脱固有危机模式十分重要。迄今为止,美国银行的混乱表露了政府努力稳定银行系统的弊端。尽管华盛顿已投入数十亿美元支持美国银行,该银行仍然处境艰难,它最终可能需要更大规模的财政援助——甚或国有化。

    被刘易斯称赞为“千载难逢的好买卖”的联盟为何这么快就演变为灾难?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2007年12月,当时美林的董事会任命约翰•赛恩为首席执行官,替代斯坦利•奥尼尔(Stanley O'Neal),后者于10月份被解雇。塞恩曾在高盛(Goldman Sachs)工作过24年,被视为华尔街的奇才。在取代理查德•格拉索(Richard Grasso)担任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首席执行官的4年中,塞恩通过一系列精明的合并,创造了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NYSE Euronext),将过时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变成了一个全电子化的世界性平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东们在此过程中赚了大钱。

    在美林,塞恩许诺逐渐抛售从奥尼尔手中接下的债务抵押债券(CDO)以及其他不良资产,并减轻美林对自营交易的依赖。塞恩的第一个大动作极为漂亮。在7月下旬,塞恩以极低的折扣向位于德克萨斯的对冲基金孤星(Lone Star)出售了310亿美元的债务抵押债券。尽管美林损失不小,但此交易向投资者传递了一个良好的信息:与其它公司不同,美林正诚实面对自身未来,美林认识到现在已是时过境迁,泡沫价值不可能再重现。在一次采访中,塞恩将其描述为“减少美林资产负债表上风险资产的一次大动作”。

    不过,塞恩似乎无意缩减美林膨胀的薪水和生活方式。众所周知的是,他斥资120万美元装饰自己位于环球金融中心(World Financial Center)第32层的办公室。《财富》得知,塞恩的花费使得美林的采购员十分害怕,以至于他们坚决要求塞恩亲自在预算上签字。对于新雇员,塞恩也给出了十分慷慨的薪酬。彼得•克劳斯(Peter Kraus)是塞恩从高盛挖来主管战略计划的,克劳斯获得约2500万美元的担保,尽管他在三个月后离开了美林,但他还是拿到了这笔钱。(至少克劳斯是用自己壮观的艺术品和家具来装饰自己的办公室。)赛恩对于托马斯•蒙塔哥(Thomas Montag)更是大方,赛恩任命蒙塔哥为销售和交易主管,开出了3940万的薪酬。

  • 热读文章
  • 热门视频
活动
扫码打开财富Plus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