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商业史话

奥运带来什么?

杜博奇 2012年08月03日

秉承写史笔法,记录当代中国商界变迁。作者杜博奇,财经作者,长期观察本土商业史和公司史,著有《中国高层经济智囊》(合著,中信出版社)、《中国首富报告》等作品。
奥运会不是公益活动,也不是国力展览,归根结底,它已经成为一项生意,一笔计算产出的投资。当然,它性质上仍是一场体育赛事,只不过在这个平台上,主办国有各自不同的玩法罢了。

    2012年夏季奥运会开幕前10天,一个主要由企业家构成的访问团从北京出发,飞往这届奥运会的主办地伦敦。这项名为“中国企业家英国行”的活动名单上,英国贸易投资署的大名赫然在列。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百忙之中抽出十几分钟会见这些中国商人。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希望两国企业能够加强合作”,并代表英国政府表示为“未来的广泛合作搭建沟通平台”。

    这个奥运会前夕的“小插曲”,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卡梅伦政府对伦敦奥运会的期许。

    忽略掉官方措辞成分,这其实是一种复杂的务实主义姿态。20世纪初,英国丢掉了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此后100多年的时间,它在全球舞台上的权势有减无增,近年深受经济疲软困扰,如今又面临近在咫尺的欧债危机,奥运会似乎办成了“招商会”。被其侵略殖民的中国经过近代30多年的改革,跃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4年前的北京奥运就是这种实力的外在展示,那届耗资巨大的赛事向世界释放了中国崛起的信号,也在经济上给英国造成间接的压力。

    北京奥运会为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至少从规模和数字上看来如此——以至于人们不自觉地将伦敦奥运与之比较。实际上,奥运攀比风气由来已久。在政客眼中,这种显而易见的直观对比,无异于一场隐秘的政绩表彰,虽然大多数时候,普罗大众并不买他们的帐。

    前者也许会搬出一套国计民生的大道理侃侃而谈;后者在乎的,无非是现实利益。公众是实际而直接的。公共开支历来会遭受公众问责,奥运会更是不可避免,伦敦奥运自然也不例外。

    鉴于奥运会向来有超支传统——蒙特利尔奥运会超出预算20倍,2004年雅典奥运会超支两倍,希腊为此背负沉重的外债包袱,英国人似乎已经为庞大的开销做好心理准备。天空电视台在2012年初公布的数字是240亿英镑,折合376亿美元。英国负责奥运事务的官员最近宣称,有望将奥运预算控制在145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北京奥运的三分之一。但更多人怀疑,实际开销将远超这一数目。对于经济糟糕、债务缠身的英国政府来说,这实在不算什么好消息。

    英国政府将奥运视为振兴经济的契机。作为一个举办过两届奥运会的城市,伦敦有大量体育设施、场馆可供利用,因此不必像那些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耗费巨大的场馆建设资金。北京奥运31座场馆耗资130亿人民币,伦敦只需新建14座场馆,其中8个是临时馆。

    实际上,英国在花钱上极其谨慎,可谓精打细算,规划长远。除了修建场馆、改善环境和升级交通等必要开支,最大的一笔资金用于修建奥运村。奥运村特地选址伦敦东区,在一片废弃的工厂上打造公园、商场、住宅、场馆等一系列建筑,旨在借此将这个败落的工业区开发为宜居新城。不过,那些简陋的设施仍引来不少嘲笑,美国媒体调侃称“像上世纪60年代的建筑!”

    伦敦奥运尚未开幕时,政客们便开始计算产出。卡梅伦在一次演讲中声称,伦敦奥运将在未来5年创造50亿英镑GDP,直接经济利益可能超过130亿英镑。劳埃德银行的研究报告认为这一数字将会达到165亿英镑。相比账面数据,英国人的直接感受是,就业机会大大增多了。英国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12年3月到5月,将近3000万英国人获得了新工作。

    这是“奥运景气”可能的结果之一。但对主办国来说,把奥运会的拉动效应尽可能延长才是关键。

    日本人在这方面做得不错。1964年东京奥运被普遍视为日本经济腾飞的开端。实际上,“奥林匹克效应”在奥运会谢幕不久即消退,因投资、消费方面的巨大落差,东京奥运会结束当年日本即坠入“昭和四十年萧条”。所幸的是,日本政府采取减免税收,疏通金融等一系列旨在促进经济活力的举措,并坚持推行1960年开始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使生产、消费齐头并进,从根本上缔造了繁荣。在汽车、家电市场推动下,迎来所谓的“伊奘诺景气”。

    天堂、地狱仅一步之遥。奥运会带来什么,繁荣还是萧条?关键在于主办国怎么花钱、怎么收场。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