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商业史话

房价何去何从

杜博奇 2012年03月05日

秉承写史笔法,记录当代中国商界变迁。作者杜博奇,财经作者,长期观察本土商业史和公司史,著有《中国高层经济智囊》(合著,中信出版社)、《中国首富报告》等作品。
意大利记者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说:“人假若在荒地上走了很长时间,自然就会期望达到城市。”这道理大概也适用于中国人对房子的情愫。“居者有其屋”自古便是一个夹杂美好愿望的社会诉求,千年以降,时代更迭,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仍盘桓在求索之路。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住宅市场化,商品房的概念从试点城市深圳、广州一路飘向全国,及至今日,房子话题就像中国人谈论吃饭一样普通,穿插在庶民日常生活和街头巷尾的琐事闲谈中,也是每一届政府官员案头的一等大事。三十年一瞬间,“降价”呼声一如既往地强烈。

    本届政府任内,全国房价开始显著走高,并一度疯狂飙涨。10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房价报复性反弹,政府不得不采取调控措施。刚过去的2011年,限购令、限价令、房产税等五花八门的抑制性政策纷纷出炉,一时间,房价犹如一头被猛然拽住的野兽,暂时收敛了横冲直撞的气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小幅跌落,二、三城市也开始普遍下滑,楼市进入调整前夜。

    人民期望得当然更多,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退房潮已然把“降价”二字公然演变为公众诉求。接下来,该怎么走?松绑、僵持,还是继续施压、收紧?还要看政府的决心和勇气。

    对房价的调控正是各种力量的博弈过程。中国经济体制的独特性,地方政府、银行和地产商的勾连牵绊,以及熟人社会和金钱至上滋生的官商结合、利益寻租等灰色地带,增加了调控的复杂性。

    官方在为2012年经济工作定下的基调是“稳中求进”,这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房地产“硬着陆”的可能性不大,在“求稳”的前提下控制房价,实施“软着陆”。201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指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在“加快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的同时“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仅从此处看,2012年房价大跌不现实,但顿挫下降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至于下降几成,何时下跌,取决于政策调控力度,以及具体的经济状况。

    出口、投资与消费是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房地产业作为影响投资、消费的大头,是衔接整体经济的重要一环。2011年以来,调控措施颇见成效,各个层面的影响日渐显现:楼市成交惨淡,直接影响地产商资金回流,一些地方企业陷入困境,杭州绿城集团几度传出破产传闻,甚至有企业寻求民间借贷,北方某知名房企向当地官员圈借贷,50万半年利息高达15万元。除此之外,银行存放贷利率,建材、装修领域直接遇冷,机械重工板块疲软,就连地产中介生意也遭受牵连,过去的好日子一去不返。房地产调控波及之广,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2011年甚至曾间接引发中小企业破产危机,以至于浙江民企老板爆出“跑路潮”。

    历史上,1993年房地产“硬着陆”直接导致此后长达5年的楼市寒冬,宏观经济增长乏力。主政者对此当有切肤之痛。2012年,在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放任楼市“硬着陆”显然并不是明智之举。退一步讲,即便外部环境形成倒逼机制,政府也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采取保护政策,着力避免楼市“硬着陆”,这或许会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一大挑战。

    坦率地讲,完全用市场观点衡量中国楼市也许不当。启动住房市场化至今,政策一直是楼市沉浮的主导因素。由此形成两个尴尬的事实:一、房地产业在市场与政策的夹缝中扭曲繁荣,既谈不上自由市场,也未被政策完全收服,政策与市场摩擦产生大量灰色地段,成为地产商、先富者等少数人谋取利益的跳板,甚至将整个国民经济绑架。二、住宅既承担商品功能,又被赋予民生意象,备受舆论压力,定位含混不清,导致政策游移不定,有如投鼠忌器的两难。

    历史遗留造成今日的困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除非政府痛下决心,以强力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否则楼市紧绷状态仍将延续。从目前状况来看,政府对投机性交易一直采取打压态度,甚至蔓延到投资领域,平抑楼市泡沫,表明将房价拉回合理价位的态度。然而,“合理价位”,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诚然,从实际购买力的角度计算,楼市的刚性需求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作为消费者的普罗大众总是期望物美价廉的商品出现。在这样的心理下,“买涨不买跌”以及“退房风波”等社会现象屡见不鲜,加大了楼市变幻的多样性。

    考虑换届选举这层因素,在可承担的风险范围之内,政府倾向于楼市温和地降温。寄希望于“跳楼价”接盘的潜在购房者可能要有所失望。不过,已然调控至此,若无大的事件发生,房价不会冒然松绑,葬送前期调控成果。总体而言,未来可能出现房价“跌宕下挫”的局面,随经济波动而进行的宏观调控间隙,相对大幅度的波动也可能发生。这个过程中,也许倒闭一些经营不善、战略失误的房企,但房企大面积死亡的概率不大。毕竟过渡时期维稳为重。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