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传媒春秋

喊叫提问的“攻防战”

张少威 2012年02月27日

张少威,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香港资深传媒人。

在种种记者问答会上,领导人事先演练固然重要,但面对传媒讲真话更加重要。

    向政府高官提问,记者有时要大声喊,这样的场面在电视上常见。被提问的高官有时避重就轻,客气地做出没有实质内容的回答;也有些高官简短答两句就算交差,然后转身离去。日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让我们见到了后一种,大概他那天心情糟透了。

    记者当时向曾荫权发问,主要围绕他到澳门休假时乘坐香港富豪的私人游艇一事。在他答完第一个问题之后,众多香港女记者同时向他“喊问”,杂乱的高分贝噪音持续了十几秒钟。曾荫权黑着脸任由摄影记者的镁光灯狂闪,直到一班女生的喊叫声停止才张口答话,而且语调严肃,答非所问。记者显得很幼稚,特首同样不专业。

高手答问“为我所用”

    聪明的领导人会利用传媒,不会视传媒为对手。美国已故总统里根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公关顾问迪佛曾经讲过一个著名例子。里根外出时要从白宫乘军用直升机前往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在那里转乘空军一号总统专机。他每次都要从椭圆形办公室出来,走向停在白宫南草坪上的直升机,而白宫官员则安排记者在附近的采访区等候。由于距离较远,记者们要向里根大声提问,里根便利用这个机会选择性地回答问题。如果记者喊出来的问题是他准备要回答的,他就停下脚步甚至走近记者,回答提问。如果是他不希望回答的问题,他就用手碰一碰耳背,做出听不到问题的姿势,向记者笑一笑,然后健步走向直升机。直升机螺旋桨发出的轰鸣声为他“耍小聪明”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里根这一招当时很管用,但他离任后已广为人知,后继者无法仿效。我在美国工作期间,也曾多次大喊提问。那边与香港的情况不同,不会很多人同时喊,一般只有一两个人大声提问,而谁能坚持大声说完自己要问的问题,便有较大机会得到回答。我印象最深的是1995年4月17日那一次,当时是采访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与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纽约的会谈。

美国耍赖“忽悠”中国

    钱其琛副总理到纽约出席《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和延期大会,期间应美方要求,与克里斯托弗在纽约市著名的华尔道夫饭店举行会谈。在两位领导人抵达会场后,中外记者抢着发问,期间我也用英语大声提问并得到了克里斯托弗的回答。我问:“国务卿先生,美国国会有人提出应当允许台湾的李登辉访美,面对国会的压力,美国政府会如何处理此事?”

    克里斯托弗当时显得很轻松,他重复了美国关于“一个中国”的立场,并强调美国的中国政策没有改变,克林顿政府只会与台湾保持非官方关系。在场的人都明白他的意思,即华盛顿不会允许李登辉访美,站在他身边的钱其琛也对这一回答点头表示赞同。

    但是,仅过了一个月,5月22日美国突然宣布,克林顿总统决定,允许李登辉到美国进行所谓“非官方的私人访问”,参加康奈尔大学的毕业典礼。美国此举实属出尔反尔,非大国之所为,自然引起中国的震惊和愤怒,这为后来的“台海危机”埋下了伏笔。钱其琛回忆录《外交十记》对上述经过有详细的记录(见下图)。

    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我认为克林顿政府当时是有意无意地“忽悠了北京”。为了保存政治资本并争取连任,克林顿毫不犹豫地牺牲了中国的利益。这也让北京明白,为保个人利益,克林顿可以不理国家信誉,因此他的承诺很不靠谱。

    各种记者会让我见到了政界人物的多个侧面,他们的学识、经验、城府、品行均显现于答问之中。事先演练固然重要,但面对传媒讲真话更加重要,有些人常犯从政者的大忌:高估自己的口才,低估公众的智慧。传媒只是信差,真正的收信人是社会大众。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