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与中国接轨

信用评级的缺陷难以摆脱

甘思德 2011年08月01日

甘思德(Scott Kennedy),美国印第安那大学中国政治与商务研究中心主任 http://www.indiana.edu/~rccpb/
当评级机构的评级以超越普通言论的方式产生明显经济影响时,将评级机构的评级简单视为“言论”是无稽之谈。

    长久以来,美国以外的很多国家都强烈抱怨穆迪(Moody)、标准普尔(S&P)和惠誉(Fitch)三大评级机构不断降低它们的信用评级,从而给它们的经济体带来了不利影响。日本、巴西、希腊及许多其他国家也都一肚子苦水。中国也直到最近才逐渐与这些政治掮客达成妥协,原因之一是这些信评机构给中国的信用评级比较强势。美国一直以来都不乏对这些评级机构的谴责之声,不是因为评级低,而是因为这些年来评级过高: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加州橘子郡以及次级贷款的债务抵押债券(CDO)引发的2008-09年金融危机。

    为改变做好准备。如果美国默认其债务违约,不出台长期减债的切实计划,这三大信用评级巨头将会降低美国的信用评级。乔纳森•凯普哈特【《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编委及媒体评论员——译注】称,这将有可能导致美国利率上涨100个基点、GDP增长下跌一个百分点。这无疑是一个工作岗位绞杀机器。如果结果真是如此,那么这些评级机构将遭受持续不断的强烈抨击。

    然而,这些牢骚和抱怨不可能使这些评级机构遭受严厉的惩罚,但却有可能使它们继续挟持美国和其他经济体。原因何在?不是因为它们聪明绝伦,值得拥有如此大的威力,而是因为美国诸多法律已将信用评级融入其监管框架。评级机构既是发行人的准监管机构,同时又是投资者的准监管机构。剥离评级机构的监管权力需要国会、州议员以及执行部门为之殚精竭虑。更有甚者,评级机构的观点实质上免受审查,因为最高法院(the Supreme Court)已经规定它们的评级属“言论自由”且免于起诉,除非能够证明其评级故意出错。

    总之,美国政府是作茧自缚。怎么办?其实办法有限。我认为,当评级机构的评级以超越普通言论的方式产生明显经济影响时,将评级机构的评级简单视为“言论”是无稽之谈。如果你说的每一个字都会通过法律影响市场,那么你不单单是在自吹自擂。我们还可为评级行业引入更具竞争力的竞争机制,这一举措现已启动。但诸如严禁评级机构向发行人收取费用等其他改革将导致一系列问题。总之,我认为没有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未来后患无穷。

    所以,做好准备迎接即将接踵而来的麻烦吧。

    显而易见的问题之一是应该怎么做?理清美国法律,剥除评级机构的权力显然是很多人愿望,但这样做也许会带来我们目前难以预见的后果。

我来点评

相关稿件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