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Allan Sloan

高盛对美国政府忘恩负义

Allan Sloan 2009年07月21日

艾伦·斯隆(Allan Sloan)为《财富》杂志高级编辑。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66年毕业于布鲁克林学院,次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他是金融领域的资深记者,2008年以“"House of Junk”一文第七次获得财经新闻界最高荣誉杰洛德-罗布奖(Gerald Loeb Award)。
它本可以做出正确的商业判断,采取慷慨的举措,用部分利润来回报纳税人。然而高盛的行为却相反。

    投资银行高盛又重新繁荣起来,恢复了往日的欢乐,但是从高盛与财政部在关于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认股权证价格的争论中,却看不出这一点。

    作者:Allan Sloan

    我一直认为,高盛(Goldman Sachs)的管理者们非常聪明,不仅善于挣钱,而且在对向外部世界展示华尔街体面的形象上很在行,但很明显,我高估他们了。

    如果有一家公司有理由又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对美国的纳税人表示感谢,那么这家公司就是高盛了。因为在金融市场频临崩溃的时候,是纳税人拯救了它。如今,高盛公司有机会用很少的一部分收益来对各位纳税人表示友好和回报,这也会提升自己和华尔街的形象——然而,它却弄砸了。天啊!

    可能大家已经注意到,高盛刚偿还了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100亿美元贷款,发布了创纪录的利润,就马上计划给员工进行巨额分红,此举备受争议。高盛偿还这些贷款之后,将不受美国政府对高管奖金的限制,看起来只要第二季度公司情况保持良好,高盛的分红可能会创下纪录——至少也是接近最高纪录。

    然而有一点我们可能还不了解,资金充裕且利润丰厚的高盛,正在跟财政部争执不休,焦点就是高盛买回认股权证的价钱问题。真是太寒酸了!

    如果高盛还保持着曾经引以为豪的传统——短期牺牲以换取长期收益,那么它应该以慷慨的价格从政府手中买回认股权证。它本可以在周二公布利润收益时同时宣布这一计划,这样看起来高盛是一位体面且具有责任感的企业公民,而不是贪婪的银行。

    这些认股权证价值不菲,尤其近来高盛的股价一路攀升,其价值更高。这些认股权证可以用于(并不是必须)以122.90美元/股的价格购买1220万股的高盛股份。高盛股票前天的收盘价是156.84美元,这使这些认股权证的价值超过了4亿美元。(156.83美元减去122.90美元,每股差价33.94美元,乘以1220万计算得出此数据。)

    这些认股权证还可以继续保留9年,那么它们的价值将远远超过4亿美元,因为高盛公司股价未来几年将会继续上涨。然而,这些长期的认股权证并没有市场,所以它们的价值也只是旁观者(和价格制定者)眼中的价值。

    唉!我无从得知政府对认股权证的要价或是高盛的出价。高盛集团发言人卢卡斯•普拉格(Lucas Van Praag)称:“我们正在与财政部讨论回购认股权证的问题。价格尚未确定……我们相信纳税人肯定会得到适当的回报。而且我们希望与财政部进行协商以达到这个目的。”财政部对此不愿置评。

    据我估计——确切的说是我科学又大胆的猜测——财政部的要价可能是10亿到15亿美元,而高盛的出价可能仅在5亿美元左右。

    根据法律规定,高盛和其他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早期参与者一样,在偿还贷款后有权向财政部购回认股权证,当然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价格纷争。

    我所说的纳税人拯救了高盛,并不是指问题资产救助计划对其提供的100亿美元贷款或是其从美国国际集团(AIG)得到的129亿美元救助资金。能得到100亿美元的救助是很好,但是这不足以让高盛存活,而且高盛声称即使美国政府没有注资美国国际集团帮其摆脱困境,高盛也拥有足够的资产和抵押品,可以获得全部或是接近全部的129亿美元救助资金。

    相反,我指的是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政府——换句话说,纳税人——他们拯救了世界的金融体系,从而拯救了高盛。如果没有各位纳税人的救助,许多世界顶级的金融公司会面临倒闭,那么高盛也会被拖垮,因为那些向高盛贷款的公司将无力还贷。

    我所指的还包括联邦储备委员会。它在去年秋天迅速做出反应,允许高盛转变成银行控股公司。通过这一举措,高盛可以和其他银行控股公司一样筹得大量资金,美联储使高盛恐慌的客户镇定下来,不再要求高盛立即返还帮其保管的现金和股票。这一情形等同于银行挤兑,没有金融机构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存活。防止挤兑拯救了高盛。

    如今高盛就是这样来表达感激之情的。它本可以做出正确的商业判断,采取慷慨的举措,用部分利润来回报纳税人(也是回报自己)。然而高盛的行为却相反,这让我想起《圣经》中最喜欢的一句话:“但耶书伦渐渐肥胖、粗壮、光润、踢跳奔跑……轻看救他的磐石。”(申命记32:15)。在这些超越政治的日子里,对大多数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美国人来说,高盛的行为已经不是错误,而是愚蠢——我从未想过这个词会与高盛联系到一起。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