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香港,如果没有消费欲

香港,如果没有消费欲

周瑷玛 2012-06-29
哪怕香港回归十五年了,在很多人眼里,来香港无非也就是纸醉金迷地购物消费一把。如果香港的文化毁去,价格优势也消失殆尽,那么它是否还能吸引那么多的内地游客和内地公司来港消费与经营?

    我居住在香港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唯恐露了行藏,因为一旦暴露了坐标,如下对话总是会出现——

    - “你在香港?”

    - “嗯。”

    - “太好了,帮我带点东西。”

    ……

    这样悲催的免费代购生涯在前不久一次突发事件后终告结束,然而,我却不得不意识到,这是一个我没有办法改变的现实——无论香港旅游发展局如何卖力地推销香港旅游产业的多样性,为香港经济贴上众多色彩斑斓的标签,“购物之都”这张标签是黏得最紧最牢靠的。哪怕香港回归十五年了,在很多人眼里,来香港无非也就是纸醉金迷地购物消费一把。

    香港的文化工作者们大概也有所意识。李欧梵在《寻回香港文化》里提及:“香港官僚系统中文化和娱乐联系在一起,不像大陆有文化部。所以简言之多年来英殖民主义在香港的遗产是训练出大批精干有效率的公务员却没孕育出公共文化和公共知识分子。香港公共文化除了市场消费文化外,就只剩政府制定的文化政策推行下的成果,却缺少以公民社会为理想的公共文化。”

    这段话,在我所认知的香港里,总是如试金石一般地精辟,而香港人也总是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地心领神会。有些香港本地文化人经常会在报纸上呼吁”自由行政策是令广东话和正体字在香港变得弱势的催化剂“,但对于大部分的港人来说,真金白银才是让人幸福的来源,保护文化这件事,还是等到文化毁了再怀念吧。所以现在的香港餐馆菜单已经渐渐向内地的使用习惯倾斜,意图让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努力照顾内地游客感受的经营业者们却没有想过可能的两面不讨好:一则伤害了香港人的本土情节,激化了港人对内地游客的负面情绪;二则当内地游客越来越发现香港和内地的大城市没有区别时,是否还有那样的新鲜感趋之若鹜呢?切割了立足的文化土壤,最后也不过是尴尬的左右为难。

    当然会有人大肆嘲笑我的杞人忧天。确实从表面上来看,内地游客几乎是香港旅游业的支柱,多年来一直都是香港旅游发展局的重点关注群体,而内地游客最为青睐的是香港相对价格较低的商品、尤其是进口商品。至于越来越多的在港上市内地公司关注的是香港相对自由灵活的国际化金融市场以及较低的公司税负。就算是香港政府的官方声音,关心的也不过是游客来不来消费,公司来不来上市罢了。

    但税负恰恰有可能制约了香港。香港税制相对简单,大约只有三类所得:薪俸税、利得税和物业税,全部适用于低税率。除此之外只有少量的间接税税种,但并不征收增值税(或货物与消费税)及关税。最吸引人的大概是香港实行源泉征税原则,也就是它仅对产生或源自香港的所得征税,也就是说即使你居住在香港,但你在其他地区取得的收入,无论你缴税与否,都无需在香港纳税。这一点解释了为什么众多跨国公司选择在香港设立控股公司。

    低税负却不意味着低压力低成本,毕竟香港政府财政收入除了税收,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土地销售和财政盈余的投资收益。土地销售中,高昂的土地成本转为昂贵的住房价格、物业租赁价格,继而推升零售价格。所以香港人捱房子捱得很辛苦,在港公司承担了沉重的营业场所租赁成本,而游客总得为了住宿大伤脑筋。

    在众多的批评声音中,有个说法经常见到,即“税基过窄”。不过要扩大税基似乎也并不容易,扩大税基的方式之一是增加消费税,那就意味着香港的商品价格提升,但这一提升可能变成蝴蝶效应,对商业和旅游业来说简直就是挨了一记闷棍。所以一提征税,港人就反对,这几乎成了香港的死穴。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与香港休戚相关的内地,近些年来对于进口商品的需求大幅上升,但香港已经渐渐不再是唯一目的地。眼界渐开的国人将目光放得更远,而改革开放以来遣往香港的旅行社们也都千篇一律如祥林嫂般念叨着购物购物再购物,并没有不断开发出让人赏心悦目的旅游项目,实在腻味得紧。

    如果香港的文化毁去,价格优势也消失殆尽,那么它是否还能吸引那么多的内地游客和内地公司来港消费与经营?消费,无可厚非。然而靠着一条路一招鲜,终究会越走越窄越狭隘。

本文作者周瑷玛,财富中文网特约撰稿人,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翻译硕士,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社会学,聊生活聊社会,也聊美食聊旅行。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