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虚拟人在成为“偶像”之前,要过这一关

虚拟人在成为“偶像”之前,要过这一关

徐晓彤 2021-11-19
这件事完成之前,“偶像”站不住脚

十月的最后一天,“柳夜熙”在抖音上发布了账号的第一条视频。首秀中,她坐在一个梳妆台前,被身后一群现实世界中的人围观,并与其中一个男孩互动。

这条两分钟的短视频被贴上了“虚拟偶像”、“元宇宙”、“美妆”标签,也充分展现了主角写在简介栏中的“人设”——一个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截至今日,“柳夜熙”粉丝数量已经突破了500万。

柳夜熙并不是第一个被定义为“虚拟偶像”的角色。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以初音未来为代表的虚拟歌姬出现,他们被视作最早一代的虚拟偶像。近期,“元宇宙”概念的兴起和相关技术的进步,再一次激发了人类对于构建虚拟世界的欲望,也让虚拟偶像这一概念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互联网大厂与初创企业纷纷入局虚拟偶像团体的打造,而柳夜熙是从众多虚拟人形象中杀出重围的一个。

对于“虚拟偶像”,次世文化首席执行官陈燕表示,它只是“虚拟赛道当中一个非常小的细分领域而已”。虚拟人在全球市场对应的英文名词叫做“Virtual Beings(虚拟人格)”,其中有很多细分赛道:超写实数字人(V human)、虚拟主播(V Tuber)、数字分身(Avatar)等。

“在日本,爱酱叫‘虚拟主播’,洛天依、初音未来叫‘虚拟歌姬’。‘Virtual Idol’是中国市场的特有词汇,它集合了所有概念。”陈燕说。

虚拟形象与真实的人不同,本身不具备身份、技能、人际关系,所以需要背后的策划团队赋予这个角色以背景。与此同时,虚拟形象还需要被安排到最合适的平台、最合适的场景,以发挥其所设定的作用。

陈燕指出,他们可以陪伴人类,在很多时刻去解决一些直接的需求,在这个维度中,虚拟人被称为功能性数字人。“未来最有意思的虚拟状态是,虚拟IP的智能化与场景化,它既有一层漂亮的皮,还能与人产生联系,帮助人解决问题。”

陈燕表示,如今市面上不乏做得漂亮且精度高的虚拟人,也有影视公司入局做虚拟人,但鲜有声响。“产品加场景,才是赛道现在看起来很兴旺的核心原因。场景与产品两者相辅相成。”

在虚拟人发展的初期,有很多角色都应该走在“偶像”之前。虚拟人作为一种产品推出,需要有足够多的品类去满足市场需求。“人类有那么多伟大的职业,偶像只是众多职业中很渺小的一种而已。”陈燕说。“‘虚拟偶像’只是虚拟行业的冰山一角。”

如果用分析产品的视角去剖析流水线打造出的真人偶像,从其皮囊、成长故事,以及能够展现给舞台的特长来评判,很多都被认为不足以成为“偶像”。

被广泛认可的偶像需要时间、社会贡献,甚至需要结合人生的起落结局去定义。更何况是虚拟数字产品。如果在其功能性基础尚没有建立好,并投入应用之前,就要树立起“偶像”概念,大概率是站不住脚的。

陈燕表示,现阶段人们对于虚拟人的态度,相比于喜欢,更多的是猎奇。赛道的需求并没有真正得以拓展。只有当虚拟人与真人建立真正的关系,才会推进这一赛道走入下一步。“虚拟人不解决人的问题,那它就是一张冰冷无效的皮。当下可以很热,但如果跟每个人都没有关系,热度就会消失。”他说。

无论虚拟人领域未来发展如何,虚拟偶像与真人偶像之间都会存在边界,边界可以被技术与剧本模糊化,但不会彻底消失。

在娱乐圈偶像艺人频频“翻车”的情况下,虚拟偶像在道德方面确实更加可控,不会出现人设崩塌的情况。但同时,这份稳定性也削减了虚拟偶像身上人性的魅力。

对此,创世伙伴CCV合伙人聂冬辰分析,由于虚拟偶像是一个被创作出来的“人”,所以人们天然地认为它是假的,但同理,现实世界中的明星网红,无论好的品质或是不好的瑕疵等向外界表露的信息,也可能是创造出来的。大众目光背后,这些真人偶像真实自我展现的机会很少。

聂冬辰表示,可控性只是投资虚拟产业的考量因素之一,并非决定性因素。投资更多考虑的是虚拟偶像实现商业化背后的原因,以及众多企业会把一部分品牌预算从真人身上倾斜到虚拟偶像上的商业前景。

即便看好虚拟人前景,但聂冬辰依然认为真人偶像是不可能被完全取代的。因为“真人在某些小概率场景之下,展现出的真正真实人性的那一面,是无论真粉和黑粉都乐意看到的。”真人就是真人,基于“真实一面”究竟是真是假的探索讨论过程,也许就是真人偶像无法被完全替代的原因。

正是人类属性的缺失,也使得虚拟偶像难以向真人偶像市场一样出现传奇。现阶段具有传奇色彩的虚拟偶像,大多是因为顶着“初代”的光环。而当产业成熟后,如果虚拟人形象被批量生产,他们更多地是在各自的平台,发挥着各自被安排好的作用,评价高低只有功能效果好坏之分。

没有天然生命周期的虚拟偶像作为个体的结局会是什么?被人们遗忘直至自然退役,还是背后的团队会给他们安排不同的结局?

聂冬辰认为,可以把虚拟偶像当成一个角色看待。“金刚狼老了,会有小金刚狼出现;蜘蛛侠老了,也会有小蜘蛛侠出现。同样的,当一个虚拟偶像或者IP能够在一个周期中很好地服务了一类人的话,最终他的归宿和真人偶像的归宿是一样的。”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也许在五十年之后,少女形象的虚拟偶像已不再是少女形态,但她依然可以用另外一种形象存在,也许是衰老的一种形象,陪伴着这一代人。”聂冬辰说。

对于这个较为终极的问题,陈燕表示,随着大众对于虚拟人和虚拟赛道的认知变化加快,“我们会看到很多维度,这指引了我们(现在)根本没法想象的方向,我觉得这才是这个领域最性感的事情,而不是说我们已经看到了终局。”

现实世界中,真人偶像会有生老病死。有时正是因为每个个体不同的生命长度,和不同的境遇结局,结合他们一生的创造与贡献,才会造就一代有传奇色彩的偶像。这种情况之下,“自然”是不可忽视不可抗拒的因素。

虚拟偶像可以一直存在,他们的“人生”故事只是资本与策划团队编造的剧本。那将意味着,虚拟偶像的结局将取决于资本利益的最大化。到时候,被迎合的粉丝得到了什么,失望的粉丝又失去了什么?(财富中文网)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