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403 杨波 - 观点作者 - 财富中文网
立即打开
杨波 - 观点作者
杨波
杨波
资深财经媒体人,专注中概股研究
观点
1、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等品质下的商品价格更便宜,沃尔玛旗下山姆超市近些年的攻城略地,从商业逻辑上似乎很简单,但去年还在搞移山价的盒马今年遭遇了创始人退休的高层大地震,显示盒马虽然把山姆当成主要竞争对手,但结局却并不好。

2、如果对比盒马诞生后山姆的扩张历史,本身就颇有参考价值,比如目前盒马店高达360多家,而山姆店仅有47家,似乎盒马的门店数要远高于山姆店,但如果细分下去,真正与山姆店对标的应该是盒马X会员店,其数量远少于山姆店,而且不排除会被阿里主动放弃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说,盒马距离山姆的差距还非常大,这里不仅仅是门店数量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者内心的品牌差距。

3、最典型的品牌差距在于,这两年盒马商品的口碑接连下滑,从而导致影响到盒马的整个品牌口碑,如果说山姆代表的是食品安全的零容忍,只要是山姆上架的商品就代表着安全,那么盒马的品牌代表是什么呢?几年前还是可以吃海鲜,现在确实不知道了,如果一定要说的话,恐怕就是盒马内部战略的漂浮不定。

4、比如盒马一会儿要学习山姆做大型的X会员店,一会儿又直接砍掉会员权益要做折扣零售店,甚至2023年底直接关掉了会员注册的入口,相比于之前从KPI上要求店员让消费者加入会员或续费会员,这个变化之大,只能说明盒马缺乏做零售的定力,阿里没有耐心和战略定力,这当然不只是盒马一家的问题,笔者可以不客气地说,战略上的漂浮不定,这是国内互联网大厂与沃尔玛这样的500强巨头最大的差距。

5、正因为战略上的漂浮不定,直接导致了KPI的混乱,接下来就是员工思想的混乱,从而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盒马品牌的不信任,而且,盒马率先推出的在商超里面吃海鲜的新玩法,在七鲜等新零售纷纷借鉴之后,近些年显然已经是美食疲劳了,消费者面对各种新玩法的餐饮模式,已经不会因为可以在超市里面吃东西而进去了,这种审美疲劳的直接结果,就算盒马这个新零售的扛旗手,这两年俨然已经变成了另一个意义上的传统零售。

6、从笔者日常的购物体验来说,这种问题不只是盒马存在,对于七鲜也一样存在,甚至可以说是新零售商超的通病,比如对于不擅长用手机的老年人群体来说,他们本可以是盒马及七鲜的忠实用户,因为早市和晚市刚好击中了老年消费群体的刚需,新鲜又便宜,但在结账环节一项上,就让这些有钱有闲又有充足购物冲动的老年人们望而却步,即使是去过一两次也很难再去。

7、因此,仅就购物体验一项,所谓的新零售模式,本质上就陷入到误区,都把目标客群锁定在了中青年的中产阶级上,但肉眼可见的这个客群是收入降级、消费降级,自然会让盒马无奈也跟着降级,从会员折扣价变成不是会员也可以享受折扣价,但充了会员费的用户就变了小白鼠,从而直接又反噬盒马的忠实用户群体。

8、相反,因为山姆店一直有会员费,而且一年260元的普通会员费,680元的卓越会员费,就扮演了用户筛选的作用,在这波消费降级浪潮中,愿意交这笔会员费的,自然就是那些不是属于价格刚需而是食品安全刚需的中产用户,相当于互联网广告的精准推送了。

9、最后,人货场的关键在于人,笔者一直认为,如果人不变,管理方式不变,虽然商超名字换了个马甲,但更改日期、以次充好等问题就无法解决,这是人固有的路径依赖,没有强大的外力,几乎很难去打破这种依赖,真正值得研究的是,沃尔玛孵化出来的山姆模式,他们是如何打破这种固有的路径依赖的,比如一个过去长期在沃尔玛超市工作的员工,一旦去了山姆店之后,他们是如何实现进化的,从而让人货场中最关键的人跟随货物与时俱进。反例自然就是几乎已经无人提及的家乐福了。
UGO
评《山姆进,新零售退》
1、上海城市超市全面关店,联想到之前阿里旗下的盒马停止IPO,在2024年的这个春天,零售业却异常地寒冷,无论是新零售还是传统零售,无论是是高端零售还是邻里便利店,几乎都看不到曙光,在这个零售业的至暗时刻,未来还有机会吗?

2、首先,零售业的节节败退,并非是今天才发生的现象,假若将时间节点提前到三五年前,就可以发现,那时候传统零售业就已经式微了,所以才诞生了侯毅的盒马模式和一系列的新零售商超,只不过这种式微的态势,在今年已经直接蔓延到了志在革新零售业的诸多新零售业态上,这就很值得玩味了。

3、个人观点,零售业不是不行了,而是无论是传统零售还是所谓新零售,本质上都是新瓶装旧酒,在人货场上依然还是极为传统的模式,举个例子,比如盒马不少工作人员就是来自于家乐福这样的传统商超,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习惯,从底盒马层员工的角度来看,在思维模式、工作习惯等方面依然是颇为传统的,这就极大限制了盒马的新零售模式发展,最后变成了传统商超+吃喝的业态,这就导致侯毅绘制的蓝图变成了空想。

4、盒马的困局和路径依赖有机会在详聊,对于刚刚全面关店的上海城市超市来说,其最大不同点是在于定位为中高端商超,但从上海城市超市最近几年不断关店来看,门店数从十家萎缩到3家,显然关店本身并不意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超市的关店,正如之前家乐福的大规模闭店一样,资金问题只是压倒门店的最后一根稻草,关店本身只是时间问题。

5、事实上,这种定位于中高端的商超,往往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之中,比如,长期定位于高端的SKP近年来其实业绩不跌反涨,因为SKP的核心客群(富裕阶层)并不会受到所谓消费降级的影响,这些人也不会因此去完全转向电商,说白了就是消费刚需不变。但恰恰是上海商超这种客群主打中产阶级的商超,本来就是这波消费降级的最大输家,很容易被更高性价比的电商和折扣超市给截留客群。

6、最后,还是调重弹的山姆模式为何还是逆市开店呢?原因也不难解释,虽然中产阶级的消费力仅两年受到了影响,但是考虑到中国上亿规模的中产人群,对于山姆的核心客群来说,显然并没有转向电商和折扣超市,而且更加信任山姆的品牌和背后的全球供应链,这其实也是给困境之中的盒马以巨大启发,与其到处挖坑,还不如扎扎实实地把一种模式做深做款,而不是狗熊掰玉米那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7、上海城市超市的全面关店,是中国零售业百年变局的缩影,也是传统零售模式寒冬到来的缩影,对于目前还在苦苦支撑的传统商超及没有规模优势的新零售商超来说,这两年就是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期,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能够做的就是不去办理各种商超的储值卡,这样未来可以省很多心。
UGO
评《上海城市超市全面关店》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1、马拉松是个生意,但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近期北京半程马拉松男子组比赛中,出现的外籍选手围圈保送国内送某精英选手夺冠的一幕,虽然看上去奇葩,但对于资深跑友和体育迷来说,恐怕是见怪不怪了,这种罔顾体育精神的背后,其实反应的是体育商业化之后的反噬。

2、首先,保送夺冠肯定是马拉松比赛的耻辱,正如某些比赛项目上的公然让球一样,不管理由是什么,但肯定会受到社会舆论的一边倒差评,就像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比赛的消极比赛一样,其结果是可以想见的。

3、因此,这位夺冠选手遭遇组委会的调查之后,结果必然是吐出金牌,而遭到反噬的选手赞助商蒙牛也必然会切割,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田径协会大概率也会追加处罚,从而直接影响到这位奇葩夺冠选手的职业生涯。

4、虽说体育比赛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观众记住的也往往是冠军,但这位为了金牌奇葩夺冠的一幕,对于比赛主办方、观众、田协乃至于运动员本身都是输家,为了以儆效尤,重罚立威是必然也是必须的手段,尤其是国内马拉松热开启第二年复苏的当下,重罚的态度比原因其实更加重要。

5、事实上,当商业遇到体育,就是一把双刃剑,即使是北美最完善的NBA等职业联赛,也会遭遇假球风波,而NBA对于自家选手参赌比赛的态度是零容忍,虽然这不可能完全禁绝NBA的默契球现象,但起码表明了一个官方态度,对于选手来说,要么好好打球,要么直接退役,不可能又想打球又想通过博彩来赚快钱,这是不可能也是绝对不可以的。

6、回到马拉松比赛,这算是国内近十年商业和体育及大众健身结合的最好的项目,甚至没有之一,无论是职业选手,大众精英跑者,还是刚开始练习马拉松的小白跑者,都可以在马拉松比赛的舞台上绽放自己,而马拉松对于城市的广告效果,又让不少城市试图借助马拉松比赛来打响城市名片,因此每逢周末,都会有一大堆的城市举行马拉松,让体育迷眼花缭乱。

7、如果把马拉松比赛放在中国体育商业化的大浪潮中,也算是这股浪潮最大的一股浪花,不同于二三十年前国内只有专业运动员没有职业运动员,正是马拉松比赛的刺激,才让国内开始出现了一批职业和准职业运动员,他们的任务不再是存粹为了体育部门的政绩工程去争夺金牌,而是可以为了自己的热爱去跑步,这当然是中国体育的巨大进步,运动员从过去的华山一条路变成了可以有更多选择,而国内众多的马拉松比赛,也为这些带着梦想参赛的选手提供了舞台。

8、通俗地说,过去运动员都是体制内的,而现在有一批运动已经脱离体制了,一切用成绩说话,这对于中国体育的良性发展是必然的,因为伴随着奥运金牌的增多,国人对于奥运金牌已经有了审美疲劳,现在国人去看马拉松、参与马拉松比赛,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的热情和热爱。但是,外籍选手保送夺冠的一幕,无疑是对这种热情和热爱的赤裸裸屈辱,也是对运动员本身的侮辱,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吧,不要因为这个偶发事件而让马拉松变成跑步造假的代名词。

9、最后,或许很多人会把罪魁祸首怪罪于品牌方,认那些外籍选手是品牌方安排的,这种阴再谋论的观点肯定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只要用脚想一想,这种保送夺冠的一幕只要发到社交媒体上,必然是轩然大波,而且对品牌方来说是根本不可控的,哪个品牌方会蠢到去干这种自取其辱的事情呢?
UGO
评《如何看待北京半马陷假赛争议?》
马云发信力挺蔡崇信,阿里再度伟大的底气。
1、马云又一次在阿里内网发话了,上次是半年前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这次是给蔡崇信等新管理层打气,让阿里巴巴再度伟大,资本市场也给马云的这封信给了正面反馈,阿里港股盘中大涨5%,并带领恒生科技指数大涨。
2、如果说半年前马云罕见发话是为了狙击拼多多市值暴涨,给阿里内部带来的负面情绪,那么这次马云旗帜鲜明地支持蔡崇信等新管理层过去一年的改革,包括推迟菜鸟上市、收缩战线、盒马转型,就是要让新管理层放手加快改革,并且凝聚阿里内部的士气,毕竟虽然马老师已经不在电商江湖很久了,但江湖上还是有着马老师的伟大传说,更不用说马老师是阿里无可取代的精神领袖。
3、有意思的是,在马云的这封内部信中有么一句话:三年后的电商肯定不是今天最热门的电商……重要的不是今天要赶上谁,而是想一想明天的电商应该如何提升消费体验……AI时代刚刚到来,一切才刚开始,我们正当其时!
4、显然,马老师言下之意就是这两年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拼多多,在三年后未必就还是阿里的最大竞争对手,尤其在阿里已经正视并且大范围复制这个竞争对手的打法之后,拼多多从追赶者变成了被追赶者,对于重仓拼多多的投资者来说,这未必不是一个善意的提醒。
5、当然,对于阿里电商来说,寄希望于拼多多犯错而掉队,其实也不现实,因为2024年不是2004年,那时候的电商江湖还是懵懂期,而经过了20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市场已经是三足鼎立,而且三家各有特色,在海外市场上,除了亚马逊这样的传统巨头之外,快时尚品牌 SHEIN、拼多多的 Temu、字节跳动旗下 TikTok才是阿里最值得警醒,也是最值得学习的对象。
6、比如 SHEIN,这个被称为数字时代ZARA的快时尚品牌,其核心品类服装正是阿里电商最强势的品类,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称之为淘宝服装版2.0,背靠中国供应链把市值做到了千亿,而且还是完全不做中国市场的情况下,相比于广告抽成的淘宝模式来说, SHEIN才是真正诠释了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7、而且,SHEIN、Temu的低价高频消费模式,将中国供应链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发挥到了极致,阿里虽说也有速卖通这样的产品,也有买全球、卖全球的口号,但很遗憾却在实践中落伍了,而且远远落后于这些新兴平台。
8、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大企业病,曾几何时,阿里的P8、P9成为互联网精英中层的代名词,也是大厂年薪百万的代名词,而且阿里还在某种程度上乐见其成,却忽视了这种以KPI为核心的大厂模式,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大企业病之中,尤其在马云2019年交权之后,接班人张勇选择了萧规曹随,导致了阿里在2020年之后的一系列掉队。
9、最后,马云的这封信虽然在资本市场上让阿里扬威,但商场没有永远的冠军,尤其是考虑到颠覆了实体店商业模式的阿里电商,在未来十年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万达商城,其实没有人知道,恐怕也包括马云和蔡崇信,从电商商业模式的角度,笔者认为天猫极为类似于万达模式,而阿里力推的直播电商也不过就是万达模式的变种,好在不同于万达的滚雪球,阿里目前手上现金充裕,而且可以直接变现的投资也有不少,手上有粮心中不慌,手握大笔现金的阿里,还是有王者归来的机会,
UGO
评《如何看待马云发信力挺蔡崇信?》
1、2024年汽车价格普跌已是行业共识,接下来两年就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大出清,绝大部分年销量低于10万辆的品牌将成为历史名词,而销量在20万辆的品牌除了极少数的幸存者之外,也大概率是被市场边缘化,但就在大喊降价的当下,特斯拉逆市涨价,这就很有趣了,也凸显了这家品牌的底气。
2、首先,刚刚上市的小米首款汽车SU7,在发布会上屡屡对标特斯拉model 3,这是手机界碰瓷友商的一贯传统,考虑到两个品牌最终受众的区隔,因此小米SU7目前还很难影响到特斯拉model系列的销量,而买涨不买跌的消费者心理,反而会刺激持币待购的特斯拉消费人群的购车心理。
3、不仅如此,在特斯拉model Y在上海实现国产化之后,就一直是特斯拉的单一车型销量冠军,而在目前的车市里面,能够跟model Y直接扳手腕的国产车型其实并不多,除非小米下一款车也是SUV车型,且上市时间远早于市场预期,否则特斯拉大概率是无视小米汽车的隔空挑战的,毕竟真实的上牌数,要比虚无缥缈的大定数量更有说服力,也更能让资本市场用脚投票。
4、当然,面对小米这个挑战者,特斯拉也留了后招,在涨价5000元的同时,特斯拉同时宣布,原价1.2万元的星空灰车漆,特斯拉Model 3/Y免费选配,如何算上免费刷漆的优惠,其实还是曲线降价的,尤其是没有涨价的Model 3车型来说,因此也可以这么说,特斯拉明面上没有降价,但实际上还是留了降价的口。
5、相对于降价还有遮遮掩掩的特斯拉,面对小米SU7的上市,蔚来、问界、小鹏、奇瑞、一汽大众等新老国产品牌直接降价应对,毕竟这些品牌没有特斯拉那样的底气,而降价是现在车市提升销量的最直接也是最好武器。
6、事实上,假如没有上月底小米汽车的上市,现在降价的这些车型还是会降价,只不过SU7的上市让降价更加理所应当,尤其是急需提升销量来刺激资本市场信心的蔚来和小鹏,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面对更善于网络营销的新新势力小米汽车,显然比特斯拉更加紧张,对于资本市场来说,销量是直接跟股价挂钩的,现在也早已不是那个四五年前可以画饼充饥的时代了。
7、在这波降价的品牌中,华为加持的问界汽车最为特殊,从车型角度来说,问界M7跟小米SU7算不上是直接竞争对手,但考虑到两大品牌在车市的竞争是手机竞争的延续,而问界又是这两年最火的新新品牌,因此必然会成为狙击小米SU7的马前卒,当然,考虑到小米目前还只有一款量产车型,而问界早已经形成了20万到50万的车型矩阵,因此目前小米对问界的直接威胁还是很小的,更多的算是经销商和品牌层面的心里博弈。
8、最后,说下笔者的结论,降价潮将贯穿于今明两年的车市,即使是最有底气涨价的特斯拉来说,大概率最终还是会跟随降价,比如将Model 3车型拉低到22万元以内,甚至不排除碰触到20万元的可能性,毕竟锂电池的价格很难再出现三年前的天价,考虑到这个核心配件成本的下滑,工艺升级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资本市场对于造车故事越来越现实,一切都以销量来说了算,那么特斯拉也必须在明年底达到年产200万辆的里程碑,否则特斯拉的股价也很难扛住空头们的狙击,因此这次小小涨价只是一个品牌方表态罢了,降价依然会是接下来的主旋律。
9、当然,对于持币待购的消费者们来说,游戏圈那句“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的金句就是最好的购车指南,对于近期有购车刚需的用户来说,根据自己的用车需求按需选购即可,而且汽车毕竟不是手机那样的快消品,因此建议最好亲自体验过再决定吧。忘了说一点,小米SU7的上市会影响到保时捷的销量吗?答案其实是不言而喻的,就像这两年楼市的普跌下,依然会有上海新天地板块新开盘楼盘的抢购,对于国内真正的有钱人来说,购买保时捷那点钱不值一提,至于极少数抛弃保时捷选择小米SU7的用户来说,估计保时捷总部也不在乎这些伪需求消费人群吧。
UGO
评《多家车企宣布降价或变相降价》
1、直接说结论吧,汽车不是快消品,而是耐用品,雷军的真正挑战才刚刚开始。无论是持币待购的消费者,还是指望从港股市场捞一把金的投资者,对于雷军的造车梦,可以祝福,但千万不要天真,毕竟在车市里面,小米没有手机市场上高通这样的参天大树(核心供应商)。
2、首先,先说小米SU7的价格,21.59万元至29.99万元的定价区间,本就在在意料之中,考虑到这款车C级车的定位,加上有首款车试水的属性,考虑到轿跑车型也并非当下车市的当红炸子鸡,因此这款车的目标客群显然是小米的经销商和米粉,说的直白点,SU7就是为小米经销商和米粉群体量身打造的车型,因此这个看似缺乏侵略性的价格,其实是雷军刻意为之。
3、因此,对于非米粉群体来说,SU7的价格本身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是城市家庭的第一款新能能汽车,笔者建议还是货比三家,毕竟在20万元的价位区间,可供选择的车型极多,而且所谓的各种极客参数,比如起步速度等,对于普通消费者完全没有意义,毕竟消费者不是拿SU7当赛车开的,何况各大城市拥堵的路况,对于起步速度也意义不大。
4、有趣的是,正如雷军所言小米手机要学习苹果iPhone,小米SU7从外观设计上显然是致敬了保时捷,但从竞争对手的角度,显然是在有意“碰瓷”特斯拉Modle3,考虑到这是特斯拉过去五年最成功的两大车型之一,雷军的野心显然很大,不过考虑到特斯拉的模仿者众多,包括雷军曾经投资过的小鹏汽车,因此SU7这种有意“碰瓷”到底有没有效果,其实就看特斯拉在价格上会否接招了,笔者预计特斯拉大概率不会接招的,毕竟客群不太一样。
5、至于雷军昨晚发布会所邀请的一众汽车圈友人,包括了蔚小理三家的老板,长城汽车和北汽的董事长,显然也是擅长营销的雷军,要借SU7的发布会将自身打造成未来汽车国货品牌的扛旗者,隐隐约约中还有跟华为造车分庭抗礼之势,至于到场鼓掌的新旧造车势力的BOSS们,除了北汽是小米汽车的深度合作伙伴,其他家多少也是各有各的心思,甚至不排除借小米发布会为自家产品来营销,比如长城魏建军就送了雷军一辆坦克700。
6、当然,除了北汽这个盟友之外,到场观礼的蔚小理和长城汽车未来都是小米汽车的竞争对手,只不过小鹏汽车和长城汽车是直接竞争对手,蔚来和理想暂时可以看戏,当下也就这个区别而已,考虑到小米手机已经将价位提升到七八千的区间,小米未来两年肯定要形成高中低的集团配置,届时昨晚捧场的“战友”必然会成为直接竞争对手,这是板上钉钉的。
7、营销一流,产品二流,品牌三流,这是小米品牌的现状,也是小米汽车要成为第一梯队必须克服的弊病所在,因此手机市场的饥饿营销,放在当下的车市显然是不太可能成功的,这也是为何SU7看上去订单量不错,但港股市场上小米集团股价反应平淡的真正原因。
8、或者从深层次来说,不管雷军在发布会上说的配置多么诱人,在汽车这个市场上,小米只有高通骁龙芯片的加持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决定小米汽车竞争力的核心配件是电池,目前来看雷军还无法让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王者成为小米汽车的“高通”,没有绑定宁王这样的最核心配件商,雷军只是在轮胎、轮毂等配件上做文章,根本无法撼动车市的大局,也很难撬动普通消费者的钱包。
9、总之,SU7的上市,意味着小米汽车真正上路,但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SU7不可能是小米真正走量的车型,仅仅只是测试多方反应的敲门砖罢了。笔者可以肯定的是,小米未来真正走量的车型,一定会是一款20万元左右的量产车型,这款车才是雷军针对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大杀器,也是决定雷军造车成败的关键所在,小米汽车要想成为车市的真正鲶鱼,国货汽车的扛大旗者,也要静待这款走量车型的出场,时间大概率是在一年之内,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届时也会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生死之战。
UGO
评《如何看待小米汽车“卖爆”?》
陈戌源无期折射中国体育伪职业化之殇
1、3月26日,中国足球协会原主席陈戌源一审获无期徒刑,这则消息似乎是告慰国足球迷的喜大普奔好消息,但从前不久男足打平新加坡男足来看,无论陈戌源获刑多少年,其实都无助于中国足球的崛起,甚至从陈戌源的倒台,折射出中国体育伪职业化之殇。
2、首先,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也是全球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但从上世纪八零年代开始,国足几乎就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代名词,输过的对手包括但不限于中国香港、泰国等球队,恐韩、打平出不了线等怪现状屡见不鲜,尤其在中国奥运项目大杀四方的同时,男足几乎就成了中国体育的阿喀琉斯之踵。
3、为了提升中国男足的成绩,从90年代开始,外教、职业联赛等新鲜事物都被纷纷引入到国内,但三十年过去了,男足依然还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更可悲的是,相比于电子竞技、单板滑雪等新晋体育项目,足球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大降,而曾经作为足协门面的女足成绩也一落千丈,直接从当年的世界一流水平变成了亚洲二流水平,可悲可叹。
4、事实上,中国足球运动员的收入不可谓不高,无论是男足还是女足,相比于绝大部分奥运项目选手而言,其收入都高了一大截,尤其是十年前的男足超级联赛,千万富翁比比皆是,但成绩就是上不去,这就显得颇为讽刺了,一边拿着比普通运动员高出一大截的年薪,一边连基础能力恐怕就缺乏,反而是赌球、默契球、让球等现象屡屡被报道。
5、从这次陈戌源的案件来看,法院认定:其在中国足协任职期间,为多个足球俱乐部和地方足协在赛事安排、联赛晋级、裁判判罚等事项上谋取不正当利益。后果就是足球生态严重恶化,而且从足协多位高管被抓来看,这几乎是足球场上的潜规则了。
6、那么此番陈戌源等一批足协官员获刑,会让中国足球走上正轨吗?笔者持比较悲观的态度,短期肯定可以遏制赌球、默契球、让球等现象,尤其是在次一级的联赛上,这种现象确实也该下大力气整治了,但中国足球的核心问题,伪职业化和青训这两大顽疾,并不会因为抓几个人、判几个无期就能解决的。
7、什么是伪职业化?其实中国足球也是超级联赛、甲级联赛、乙级联赛等貌似职业化的赛事设计,但从结果来看,当初在亚洲范围最先推出职业联赛的国足,现在早已经被日本、西亚的职业联赛甩的车尾都看不到了,比如沙特职业联赛用强大的钞能力可以吸引C罗这样的巨星加盟,还有一批已经到了职业晚期的大牌明星,日本联赛则培养了一大批欧洲顶级联赛踢球的运动员,但在恒大梦碎之后,中国联赛现在就只剩下一地鸡毛了。
8、事实上,伪职业化的问题不仅是男足,现在的男篮也日趋明显,男篮连续两届进不了奥运会就是实证,至于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只能等待时间和强人的出现了,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这种伪职业化的联赛将是长期现场,从而又进一步影响到青训这一顽疾,成为男足冲不出亚洲的最大障碍。
9、最后,虽然男足、男篮都问题不少,但是对于家长来说,笔者还是建议可以让小朋友尝试这两项运动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是集体运动,对于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零零后小孩来说,恰恰需要借助这两项运动的磨砺,才能铸就团队精神、抗逆性,只是鉴于伪职业化的现状,家长大可以报以兴趣爱好即可,不要过于报以功利性的目标,恰恰是对于足球、篮球的爱好,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极为有利的,至于未来男足如何冲出亚洲,还是交给时间吧。
UGO
评《有期徒刑13年!中国田径协会原主席于洪臣受贿案一审宣判》
小米汽车会成为车市的鲶鱼吗?

1,昨晚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公布了2023Q4财报,相比于波澜不惊的财报数据,资本市场显然更关注小米汽车的最新进展,不过管理层依然保持缄默,小米SU7的价格要到下周四(3月28日)正式披露,那么届时谜底也将揭晓。

2,从小米SU7的C级车定位来看,这首款车的价格很可能不会走小米手机的性价比路线,而是主打高性能,有点类似于现在小米14系列的定位,考虑到小米汽车是造车新手,米粉能否接受SU7的价格,其实是个很大的疑问。

3,事实上,小米高端手机也经历了三代机型的历练,一直到去年的小米13 ultra才算修成正果,那么小米汽车要站稳C级车市场,光看SU7这款车型显然是不现实的。

4,而且,目前的汽车市场,价格战颇为残酷,市场竞争从增量时代进入到存量分蛋糕的剩者为王时代,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加残酷,因此小米汽车假如定价过高,很可能被迫降价,这又会极大打击首批购车米粉的信心,这对小米品牌是致命的,因此雷军对于SU7价格秘而不宣,大概率也是不想一上市就降价的情形出现。

5,从小米最新财报来看,手机业务占比超过六成,但小米电视、笔记本电脑等IOT业务出现了下滑,因此从给资本市场讲故事的角度,小米是必须造车,而且SU7能否一炮而红就极为关键,如果火了,那么小米集团股价也会受到直接的刺激,一旦首发失利,那么以目前小米集团的现金流和利润水平,雷军的造车梦会受到极大的质疑。

6,不同于造手机的集成模式,汽车是一个极为考验企业现金流水平的赛道,从蔚来造车的实践来看,每年烧钱上百亿元的现金流几乎是铁定的,小米集团能否扛住造车的烧钱考验,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

7,乐观地看,小米汽车是雷军“human x home x car” (人家车)生态系统战略的核心一环,如果成功了,将是再造一个小米集团,但是一旦失败了,小米汽车成为集团的现金流黑洞,那么雷军的最后一战就会变成败招。

8,最后,小米集团要从千亿体量的企业,蜕变成万亿规模的科技公司,汽车是华山一条路,没有退路而言,因此本月28日小米SU7的售价正式公布,也将成为小米品牌历史上的里程碑时刻,作为科技行业观察者,只能拭目以待了。
UGO
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
1、开春伊始,包括杭州在内的一二线城市楼市不断迎来利好消息,包括北京在内的二手房成交量也有所恢复,但考虑到买房者的预期、经济周期、房企现金流、居民实际收入等多重因素,笔者判断,楼市短期真正见底的信号将是北京上海两大城市放开限购,到时候再考虑反转的可能性。

2、首先,从消息面上来看,3月14日杭州正式取消限购措施,考虑到杭州开完了亚运会,本身极为倚仗的互联网经济(比如阿里、直播电商)也已经告别了高增速时期,贵为准一线城市的杭州取消限购也是预料之中的,至于限购最严格的北京上海两一线城市,笔者预计在近两年内也大概率会取消限购。

3、事实上,限购的大背景是房价飙升,房子成为了居民最核心的投资品,所以才有了限购措施,假如房价不再飙升,甚至还出现了明显的下跌,房子也不再是最核心的投资品,那么限购措施也就没有必要了,之前超一线城市的香港也是直接放开楼市限购,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北京上海放开限购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4、真正的问题在于,在政府不惜代价来扶持房地产和楼市复苏的情况下,国内楼市有可能避免1990年前后日本泡沫经济的楼市失落三十年吗?很多人看好房地产的未来,就是押宝土地财政,比如政府会直接购买市场上的大量商品房,这种可能性当然是有的,相信也有不少城市试图要这么做了,但是假如用香港和新加坡两个城市做标杆,其实答案基本上已经清晰了。

5、新加坡这两年房价暴涨,政府也不得不采取极为严格的税收手段,试图来平息房价的不理性上涨,但显然富人购房者不在意这些高昂的税赋,依然在新加坡买房买楼,而香港在完全放开楼市限购政策之后,房价也不过就是小幅度回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买房者的预期,买涨不买跌是全世界都一样的定律,在一个资金疯狂流入的城市,再严格的限购也难以对冲买房者的动力,相反,在一个资金流出的城市,限购没有了,在短暂春天之后就变成了温水煮青蛙。

6、因此,对于国内的一二线城市来说,能够媲美新加坡香港的也就北京上海,因此这两城放开限购是可以刺激楼市消费的,尤其是京漂沪漂的刚需购房者,但即使是杭州这样的超一线城市,包括周边的南京、合肥等省会城市,在虹吸效应之下,个人对于房价的未来并不乐观。

7、道理其实很简单,对于有财力在杭州换大平层居住的富裕阶层来说,在上海限购必然放开的情况下,至少他会考虑上海的房子,除非真的想要在杭州养老买房,同样的,北京周边的天津,也会面临一样的尴尬。

8、当然,考虑的华人天然没有房子就没有安全感的群体心态,对于购房者来说,假如是刚需,那其实什么时候购买都关系不大,甚至在这个很明显不是拐点的时间点进场,也是早买早享受,不需要有什么心理负担,而享受过过去20年房价红利的中年人来说,就更应该考虑房子本身的居住属性,是不是宜居,假如过了这个心理关,其实买个安全感的心理需求,就值得去买套房。

9、总之,在中国楼市的黄金二十年已经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后,关注房子本身的宜居属性,而非投资属性,将是必然,至于曾经辉煌无比的购房团,虽然不会进入历史,但也会逐渐被边缘化,至于还能活下来的房企,改善楼盘居住属性的含金量,也会是转型的必然,从这个角度来说,杭州的宜居属性显然也远超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因此假如是考虑养老的刚需,去杭州买套房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人生只有一次,与其幻想重启人生,不如享受人生,买房如此,日常生活也是如此。
UGO
评《北京楼市“小阳春”:鸡娃家长不再追捧海淀学区房》
$京东.US first take: 初步来看,京东四季报的业绩算是在低预期下的小超预期。

营收层面虽然绝对增速还是仅 3.6%,但比指引和预期的 1%+ 增长还是要好些。经营利润层面,虽然看似明显低于预期,但实际确认了约 52 亿的商誉和资产减值,加上的话有约 72 亿利润,还是同比增长且小超预期的。作为验证,我们可以看到分板块的商城和物流板块的经营利润是好于市场预期的。

在业绩之外,京东这次宣布了每ADS 0.76 的股息,对应 3.2% 的股息率,比外资大行预测的还高些。另外公司还宣布了截至 27 年 30 亿美元的回购额度。但实际上,京东在 2023 全年仅回购了 3.6 亿,若按 4Q 的 run rate 则是 8 亿。

乐观来看,按 8 亿回购 +12 亿股息约5.9% 的回报率,算是不错的。但前提是公司真慷慨回购。

京东 2023 年 Q4 营收 3061 亿元,上年同期 2954 亿元,市场预期 2999 亿元。

1、3月6日京东公布了2023Q4和全年财报,其Q4单季营收 3061 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999亿元,财报中京东还祭出了股息+回购的两大法宝,这一利好消息也直接导致京东美股股价单日暴涨16.18%。

2、不过,单日暴涨之后,京东美股的股价还不到400亿美元,距离1500亿美元市值的PDD和1800亿美元的阿里还差距极大,今日京东港股的涨幅也只有6%左右,从市值的角度来说,京东这个电商老二的压力还是有些大。

3、资本市场需要讲故事,也就是画饼,但对于业务已经大都分拆上市的京东集团来说,接下来的几年里貌似也没有什么可以讲故事的空间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京东提出2023年全年10亿美元的股息,还宣布了未来三年3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相当于当下市值的十分之一,这也就是引爆昨晚美股股价的诱因,或者叫导火索。

4、而且,假若从2023年全年营收额突破一万亿元(约合1528亿美元)的里程碑来看,当下市值不到400亿美元的京东集团股价,似乎是被低估了,但尴尬的地方在于,在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京东不仅缺乏业务的想象力,而且还直接成为了这波消费降级的炮灰,好在从财报情况来看,京东最为倚仗的中产阶级群体,其电商消费量还是足够大,京东选择稳定基本盘,也算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策略。

5、都说现在的电商市场的三足鼎立,如果说阿里是曹魏,拼多多是蜀汉,那么京东就只剩下东吴可选了,考虑到三国演义里面东吴的国祚最长,虽然东吴的存在感不高,但从结果来看,也还是不错的,都说活的好不如活的久,刘强东又是极少数还在管理层的中国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因此京东虽然缺乏爆发力,但是长期的韧性还是足够的,这也是投资者可以选择这家公司的一大原因。

6、假如将京东比喻为电商时代的沃尔玛,那么京东未来能否构筑一个JD版本的山姆会员店呢?听上去这似乎是异想天开,但也并非绝无可能,山姆店的最核心优势不是价格便宜,而且可以完全放心地购买,比如水果生鲜,完全不需要担心加货和不明添加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京东在电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只是因为部分用户频繁使用退换货策略的缘故,让JD背上了“二手东”的名声。

7、显然,山姆会员店不会有二手山姆,因此京东未来假如真的要做这个模式,首先就得以雷霆手段撕掉“二手东”的标签,事实上,京东的同城物流一直跟山姆会员店有深度合作,未来假如京东集团搞自己的电商版本JD山姆店,也不需要奇怪。

8、总之,假如将PDD看成是这波消费降级大潮的指向标,那么JD就是中产消费的指向标,而阿里代表了电商行业这个大盘,因此中产消费能否提振,电商还有没有新的春天,看这两家公司的股价和市值,基本上就是大概知道结果了。

9、最后,对于近两年股价惨跌的中概股公司而言,对于海外机构投资者来说,高股息+大额回购的这两大法宝依然是屡试屡爽,在京东率先开干之后,对于美团、腾讯这样的巨头,也是有直接参考价值的,毕竟乐观地看,京东这次拿出的约 5.9% 的年回报率,这已经是极高的回报率了,就看其他巨头有没有这样的勇气了。
UGO
评《京东发布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点击加载更多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