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人机共同创作的“脑洞”来了:11位作家携手AI写科幻故事

人机共同创作的“脑洞”来了:11位作家携手AI写科幻故事

2020-11-04 15:00
若要让AI创作科幻小说,它们的想象力比得上科幻小说作家吗?10月27日,首次华语科幻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项目正式启动,并将持续至12月份。这个项目有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共生纪》。

在2020年的最后2个月,11位作家将与AI算法联手,围绕环保、人机关系、性别、文化多样性等主题,协同创作多篇科幻文学故事,开启一场人机共创写作的奇妙探险。 | 相关阅读(新华网)
56
一只饺子OAQ

一只饺子OAQ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认为随着印刷术、摄影、摄像技术的出现,艺术作品本身所独有的、因为人为创作而产生的“灵光”逐渐衰退,成了另一种可复制的艺术新模式。如果创作全部交给AI,没有了“人”的参与,那么这种“灵光”全然消失,届时的艺术是否还可以被称作艺术?
 
所以AI不可能成为创作主流,但我同意作家凌晨的判断,“它可以创作出一种文学流派”,这种流派的出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而来的,可能会有点接近从前的意识流。能够受益于AI的,可能就是类似于科幻的题材,AI对于人类思维定式的打破,说不定可以激发作者更多的创造力,成为一种实用工具。但总的来说,如果作品没有人的参与,未必会有读者愿意读。

28
菁

作家和AI共同携手写科幻小说,其实这件事的形式和意义大于这本小说写出的内容和结果。这意味着我们为创作开创了一条新的路线,也意味着AI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可以把协助写作的AI想象成一枚骰子,它能为文章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扩大我们的“脑洞”打破人类固有的思维惯性提供更多不同的思路方向。

之所以说AI是不可能取代人的是因为小说写作有三要素分别是人物、情节、环境,当我们将这要素中的人物和环境提供给AI,它是可以反馈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情节,但这些情节缺乏一定逻辑性,且不可能完全围绕一个中心连贯的去创作。与此同时它也兼顾不到小说的形式要素,例如小说的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技巧等。因此AI只能成为工具而不能替代人类。

撰写或查看更多观点,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