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日媒:日本GDP今年或被德国超越,跌至世界第四

日媒:日本GDP今年或被德国超越,跌至世界第四

2023-01-24 11:30
据日本《产经新闻》23日报道,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在美国、中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但由于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可能最早在2023年被德国超越,从而跌至世界第四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经济预测数据,2022年名义GDP(预测值)排在第三位的日本,到2023年的名义GDP为4.3006万亿美元,而德国为4.311万亿美元。 | 相关阅读(光明网)
50
無国界

無国界

思无羁 行无绊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企业依然在“欧洲化”。
正像全球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他的名著「无国界的世界」中指出的那样,“在新的关联经济中,只有成为全球化参与者,才能被视为真正的成功者。”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叶,伴随着日本企业在海外投资急剧增加的现实,当时的日本通产省便组织了部分专家和学者,对日本海外投资现状及跨国公司的经营现状进行了一次战略性、全面性的调查研究。
因为欧洲历史上就是投资热土,是各国投资者的首选之地,当然日本企业也不乏例外地趋之如鹭,所以通产省的专家和学者们曾经对北美和欧洲七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专程访问,这期间他们会见了欧美跨国公司企业的干部;在海外的跨国企业问题研究专家;外国政府官员;相关国际机构的管理专员,等等。
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他们发现:在欧美具有悠久历史、业已站稳脚跟的“国际化企业”中,不乏名副其实的“跨国企业”。他们不仅理所当然地具备了跨国企业必须使自己的活动对接纳国、母国乃至世界经济都要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特征,而且还具备了很多的质量方面的特征。相比之下,在许多处于创业初期的日本“国际化企业”中,无论是量的方面,还是质的方面,日本企业还是“寥若晨星”和“望尘莫及”。
那么,差距在哪里?!专家和学者们把它归纳是两个不同:“类型论性质”的不同和“发展阶段论性质”的不同。如果是前者,则有必要去把握它的性质,如果是后者,就要通过努力去缩小它。
比如反映在制造业方面,突出和集中的问题是:进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而进出技术密集型产业少。说的具体和详细一些,专家和学者们将其划分为:“产品和技术优先型”、“结构改革型”和“开发援助型”。
一、“产品和技术优先型”
这方面的制造业产业包括电机及运输机械的制造商。
与电机有关的企业在经营的各个侧面都反映出了比其他业种高出很多的国际化程度,尤其突出的是市场营销的国际化,其水平已经超出欧美跨国企业。而运输机械的汽车制造商,第一,虽然已经广泛地进出海外市场,但其内容主要是出口销售日本国内生产的产品,他们并未正式开展海外生产。第二,现在汽车制造商在海外开展的活动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销售活动,以及部分组装作业。当然,汽车制造商中也有人已经强烈地意识到有必要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
二、“结构改革型”
纤维产业属于此类产业。实际上,属于这个领域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仅次于汽车。然而,虽然同样是先行的国际化企业,但由于日本国内产业结构等原因,需要大力策划进出海外的各项活动。因此,纤维产业的经营国际化与前述的“产品和技术优先型”相比,似乎存在着诸多截然不同的问题症结。
三、“开发援助型”
钢铁、化学等与日本国内产业体制改造也有着深厚的关系。不过,作为对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协作的一个环节,它们进出海外的情况较多。而且,伴随着进出活动的增多,必须进行设备投资的金额也大都比其他产业高。因此,在此称之为“开发援助型”,以示与其它类型有所区别。但钢铁和化学领域的经营国际化,除了组织方面的整备以外,其它都比较落后。
综上所述,或者从整体上看,正如已在前面做过说明的那样,日本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还存在着落后的一面。对此,前通产省的专家和学者们都表示了认同。
但专家和学者们也提出,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认为这与一些人的“日本特别”论调不无关系。因为在这部分人群中,他们一直试图把经营国际化的“发展阶段性差距”视为“类型论差异”而予以正当化。
专家和学者们也指出了另外的一种倾向:有人一直对“贸易中心型国际化”转型为“海外生产型国际化”,在内心感到种种不安和诸多焦虑。这些不安和焦虑似乎与下列想法有着直接关系,即:海外企业能否吸收日本国籍以外的员工去顺利地开展迄今为止、以日本为中心的、均质进行的日本企业国际化的经营活动?
对这种思想,大前研一批评为“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
与日本经营者的想法截然相对的欧美的经营者,却形成了不同的思维定式,他们认为:所谓经营国际化就是从一开始就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譬如,全球性的视野;对国际间的差异进行扬弃;一边承认差异、一边集中异质的要素,进而对它们进行有效的管理。
以上的分析和对比,尽管已经过去了一段历史,但这些研究成果在今天依然对日本和其他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产生着深远、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文章末尾处指出的与欧美经营者所产生的差距,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性意义。所以,重新研究和分析以及采纳以上研究成果,无论对日本、还是其他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急起直追、赶超欧美,不能不说是一条“捷径”,或者是一条“快速通道”。

49
东木

东木

执大象 天下往

日本和德国是世界两大工业强国,制造业的标杆。两家比较,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日本更强一些,日本的工业规模和经济总量比德国多,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比德国也多。但如果看一下近年来的日本,好像跟30年前变化不大,从丢掉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位置被中国超越,目前德国与日本也非常接近。如果日本再没大的改变,2023年德国超日本跻身前三不是没有可能。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制造风靡全球,日本走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但在近年,日企研究的范围过于狭窄,在战略上出现滞后局面,日本企业走下神坛,日本制造工业,也是风光不再。和日本相比,德国制造业一直处于世界工业链条的顶端,如高端车三大品牌占据了全球市场70%的份额,而在中国汽车市场也差不多占据了一半,相应的日本车企却逐渐丢掉中国市场。德国世界500强企业虽没有日本多,但中小企业非常厉害。据数据,在2764家中型全球领导企业中,德国占据了47%的席位,这也是德国企业和经济的底牌。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日本的停滞状态,也是让德国快速赶上。日本《产经新闻》的警告不是空穴来风,新的一年,“四低”的日本病如果还没有明显改善,德国GDP超日本是很快的事。

撰写或查看更多观点,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