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威马汽车亏损82亿、创始人沈晖年薪12亿上热搜

威马汽车亏损82亿、创始人沈晖年薪12亿上热搜

2022-09-26 12:30
近日,威马汽车此前对外披露的招股书引发热议。招股书显示,2019至2021年之间,威马汽车的亏损数额持续增加,其中2021年亏损达82亿元。在日渐走低的营收状况与巨额亏损数额下,威马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晖的薪酬受到了多方关注。数据显示,沈晖仅2021年薪资就高达12.6亿元,同年威马收入仅有47亿元,沈晖一人的薪资就占据了威马当年收入的近三成。同年威马汽车向主要管理层支付的薪资总额为17.5亿元,沈晖一人的薪资就占据了主要管理层薪资的72%。 | 相关阅读(界面新闻)
47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金融学硕导

看到威马汽车的创始人收入如此之高,很多人都会有些诧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首先,12亿可以算作未来潜在收入却不可以当作“年薪”。我们仔细研究威马汽车的招股书就会发现,之所以会出现媒体所报道的威马汽车的创始人的年薪12亿其实是完全没看懂招股书所产生的一种误读。
在招股书中,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的薪酬是201.1万元,虽然也算不错了,但是也就基本是各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创始人薪酬的平均水平,看之前几年的薪酬分别为2020年的161.8万,2019年的145.6万,基本上都是相对较低的收入金额,所以我们可以说从招股书的数据来说,威马汽车创始人的年均收入只能说还不错,但是远远不是媒体所说的12亿如此高的金额。
其次,所谓的12亿高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其实就是和科技类企业的上市激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之所以会在招股书中披露这个数据,代表的是为了推动公司上市,一般情况科技类企业往往会选择以一个较高的金额来推动高管为企业的上市而努力,这是科技类企业根据自己所设定的上市目标所规定的一种激励手段。
相似的激励手段其实并不罕见,2018年小米上市的时候,小米在当年二季度的行政支出高达104.57亿元,同比暴增4469.6%,其原因就是董事会给雷军奖励了一笔高达99亿人民币的股权激励,其目的是为了奖励雷军为上市所做的贡献。同样的案例还有2014年京东上市的时候,董事会奖励了刘强东4%的公司股权,约合41亿元人民币。
但是,这种奖励却不是那么容易拿的,需要在上市目标完成之后,并且还要完成一定的附加目标才能够拿到的奖励,这往往就意味着这笔钱看上去多但是却需要多年分阶段才能拿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未来有可能会拿到的奖金而不是现在的收入,这和每年都可以拿到的年薪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意义。因此,媒体所谓的“年薪12亿”其实只是一个完全的误读,这是一笔奖金而不是一笔稳定的收入,而且这是一次性为了激励高管所进行的激励计划,而不是所谓的“年薪”。更何况这也是行业里面非常常见的一种激励手段,小米、京东都曾经使用过,因此在这里千万不要误读了。
第三,为啥会出现在威马汽车的招股书里面?不过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引出第三个问题,既然是一种激励为什么现在就出现在威马的招股书中呢?其实,这就是港股上市的财务会计逻辑与大陆不同的地方了,根据香港资本市场的逻辑,这是一笔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收入,根据香港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以及阶段性的规则,会将其预先记录到2021年的账上,但是并没有发生实际的支出,未来是否支出其实关键看其设计的目标是否达到。
而现在就将其记录在财报之中,也是为了以后上市给市场更多的预期,这也是充分吸收了之前小米、京东上市先例的结果,放在上市之前就计入无疑能够给资本市场有更好的预期帮助,对于威马汽车未来的发展将会有更大的积极意义。
第四,为啥金额会有12亿这么多呢?其实,我们仔细看这其实是一笔股权激励,只是为什么股权激励会有如此高的金额,其实这也是和威马的估值大幅度上涨有关,招股书显示,2021年10月—2022年3月,威马完成D轮融资,募集5.96亿美元,投后估值为70.4亿美元,以2021年底的汇率来计算,投后估值约为人民币451亿元。既然威马的估值上涨幅度较快,自然而然股权激励看上去也就显得相当多了,但是这实际上是和威马汽车的估值上涨密不可分的。
至于未来威马汽车真的上市并达成了自己的盈利目标之后,到底有没有这么多钱?这还要看之后威马汽车的市场表现来决定了,到时候还是会根据威马汽车的股价才能算出来这笔钱到底有多少。
因此,看到类似的新闻其实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先别着急,冷静下来看看这所谓的“高薪”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要被某些媒体的标题党报道所误导了。

47
假逍遥

假逍遥

Stay positive, and keep a growth mindset.

目前威马之所以引发争议,在于威马汽车不断涨价却销量低迷,连年亏损且亏损额逐年递增,而与此同时,威马创始人沈晖的个人收入却丝毫不受影响。新能源汽车是风口,但已经有一些造车企业开始掉队,或研发能力问题,或资金开始紧张,加之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更成了压死个别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前段时间理想汽车的总裁都已套现超9千万,落袋为安的意思。

一众新能源汽车品牌纷纷进行涨价,除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商供货紧张等外部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烧”不起钱了,此前经历了赔钱补贴销售模式拓宽市场后,现在亟需对市场进行的理性化定价。

公司不挣钱,老板们挣钱,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特色。一般来说,哪怕公司业绩不佳,高管依旧大量套现或巨额年薪,目的是为了降低自身风险吧。

撰写或查看更多观点,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