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收购公司以便获取人才?当心隐藏的法律风险

凯洛格管理学院 2018年09月25日

《凯洛格洞察》(Kellogg Insight) 是一本探讨商业研究和想法的杂志,包含了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世界级学者与教师的真知灼见。凯洛格管理学院是一所世界领先的商学院,提供范围广泛、面向全球的学习机会。
收购另一家公司的商业秘密,即便是无意的,也可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去年,当谷歌的子公司Waymo控告Uber时,该案被看作是一场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未来所进行的战斗。案件事关一名前Waymo的工程师安东尼·莱万多斯基,据称他偷走了公司的激光雷达技术(一种能够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察看”的光测传感器)相关文件,离开公司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公司Ottomotto,然后Uber买下了他的公司。争论点在于Uber买下这家公司的决定是否真的仅仅是为了从竞争对手的手中挖走商业秘密。

对于大多数的关注者来说,此案的发展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在艰难地说服法官Uber的行为居心不良后,Waymo选择以仅仅2.45亿美元达成和解。然而对商业秘密诉讼专家而言,这场官司包含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这个转折对公司收购具有重大意义。Waymo的律师团在诉讼过程的后期(事实上为时已晚),指控Uber“通过收购来非法占用”,即Uber在有理由相信获取商业秘密的一方是在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情况下,获取了商业秘密,阐明了一个鲜为人知但相当重要的法律概念。

“高管们应该关注这种现象。”凯洛格学院的一名商业法临床教授马克·麦卡林说道。“无论是出售公司还是收购公司,你都不希望这项交易因为商业秘密问题而受到影响。”

收购公司的风险或许比想象的还要高,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被收购的不是他们的资产,而是他们的人才,一种被称为“人才收购”的趋势。大约在五年前,雅虎率先开启了这一潮流,通过收购经营不善的科技公司来夺取他们的人才。Facebook和推特紧随其后,苹果公司也从不隐瞒其收购策略,包括挖走业界精英。

麦卡林说:“这类收购的危险是公司或许在无意中获得商业秘密,便可能惹上官司,甚至可能要支付损害赔偿金。”

那么,在“人才收购”时代,企业领导者应该了解哪些商业秘密法并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谨慎行事,知晓风险

收购一向是公司取得竞争对手的专业知识的一种方式。

然而,在获取“有知识的员工”和获取“员工的知识”之间可能存在着细微差别,特别是当知识是以其他公司拥有的商业秘密的形式出现时。

商业秘密是企业选择保护不被竞争对手获取的任何类型的专属信息或者“专门知识”,例如软件、设计、业务计划、甚至客户情报。麦卡林说:“它不一定是尖端技术,可以是任何有着重要价值的东西,无论是存储在公司的计算机或者员工的设备中,还是存在于人的大脑里。”

因此,当为了取得人才而收购公司时,务必小心谨慎,特别是在发生Uber案件之后,“通过收购来非法占用”这一新法律理论出现、并且引起全国注意的时候。以往的商业秘密案例,几乎总是涉及公司蓄意泄露竞争对手的机密,或者是直接用对手的机密来取得优势。今后,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改变,麦卡林说道。

“我认为你会看到更多的律师尝试采用与Waymo的律师相同的手法,以这个新理论为辩护依据。同时我认为法律界会继续发展出一套更加健全的框架。目前这套理论仍然在架构当中。”麦卡林如此表示。

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纠纷的双方公司来说,一个主要的难题是,有时被竞争对手雇用的员工在履行新工作职责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依赖商业秘密,即便是从来没有这个意图。例如,新员工在更换工作后可能会继续使用自己的iPhone,尽管该设备很可能还存有前一家公司的专属信息。虽然对于这种情况是否构成违法目前仍然存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司法辖区开始认可所谓的“不可避免的披露”原则,这样即便没有意图证明,仍然可能会成为可起诉罪行。

麦卡林说:“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但到最近才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原因是不少正在收购创业公司的公司以获取人才为其唯一目的。如果这些公司不想惹上麻烦,他们应该问问自己:‘我要获取的人才是否与这个人对其他公司内部运作的知识相重叠?这些知识是否包含有商业秘密?’如果是,收购公司就有责任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如果新员工可能具备此类知识,麦卡林建议的一个解决方式是将该员工与公司其他从事相关领域的员工隔离开来。因此,假如你的新员工掌握着营销秘密,将其与营销部门隔离的做法有助于避免秘密曝露。

做最坏的打算,做好准备

采取预防措施也意味着进行“明察秋毫的尽职调查”,确保当一家公司收购另外一家公司时,所有的电子文档以及网络安全协议均适当合并。

明察秋毫的尽职调查包括对新员工拥有的可能会被其前雇主视为商业秘密的所有信息进行全面清查。这项程序应该在新员工入职或者准备与新雇主分享这些信息之前完成。然后,一个第三方“清白小组”应该评估该信息并且评定这些信息中是否有任何部分可能被视为商业秘密。被判定为属于公开领域的信息,以及那些不属于商业秘密的信息,才能够进行分享,其余的信息则应该由第三方保存。

麦卡林指出,Uber聘请专精于此领域的网络风险管理与安全公司Stroz Friedberg来代表Uber进行尽职调查的决定,可能挽救了Uber免于陷入更糟境地的命运。Stroz Friedberg发现前Waymo的工程师安东尼·莱万多斯基偷窃了14,000份文档,然后离开Waymo创立Ottomotto的这一事实。

Uber认识到自己可能遇到麻烦。他们表面上是收购一家公司,但实际上是要获得个人,同时他们知道这个人的脑子里或者电脑里或许存有他可能不应该有的东西,于是他们交给这家外来公司筑墙防御的任务。

“当你为了获取人才而收购公司时,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掌握他们之前的商业道德或者方法。你的明智之举是:做最坏的打算,并且设立一个处理流程。”

澄清,并且记录,你收购的原因

即便是通过诚实收购来雇用人才的公司,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步骤,以避免让人产生“他们的收购是要窃取竞争对手的机密”的看法。“你不希望给未来的法官任何怀疑的理由。”麦卡林说。

例如,在进行任何收购之前,公司应该管理内部通信,特别着重于遵守商业秘密法。公司应该假设,法庭可能会以这些文件来判定收购背后的动机。要注意的是,无法提出任何动机可能也不够,公司可能会面临类似程度的风险:若是没有记载理由(例如增加市场份额、协同效应或者合并运营等)说明为何要进行这项交易,外人只好做出最坏的结论。因此,公司对于任何收购都应该在法律上站得住脚,并且进行内部记录,甚至要避免被看作是错误行为。

对于任何考虑进行并购的公司,麦卡林的建议是随时留意这些问题,并且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出现问题或者是诉讼上门了再处理。

“这就是明智的合规。”他说道。“你可不希望有任何意外的情况。”(财富中文网)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