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三中全会何以对中国科技创新表现低调

三中全会何以对中国科技创新表现低调

贾鹤鹏 2013-12-06
以往高歌猛进的“创新”在今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显得低调起来。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因为推出诸多改革措施而备受国内外瞩目,相对而言,促进中国科技创新虽然如往年历次全会的公报一样,也出现在这次公报中,但并未格外突出。

    人们可能会问,为什么创新的调子变低了?相比于以往诸多领导人执政时对创新的强调,包括去年隆重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目前的创新话语确实沉静了许多。

    其实注意一下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表述,特别是经济学家总理李克强的表述,我们就会注意到,虽然一直在强调创新,但领导人经常会在科技创新的后面,强调与科技创新同样重要的,是管理创新、是机制创新、是创造好促进创新的各种各样条件。

    毫无疑问,科技创新(如无其他定语,下文创新皆指科技创新)对于亟待转型的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经济增速下滑、投资拉动乏力、劳动力成本增加和人口红利将尽,这些都预示着如果不通过科技创新对中国产业进行全面升级,就会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损害。

    而现在,中国确实还不是一个创新型国家。从日常应用的手机到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型工业设备,原创的桂冠很少落到中国人头上;创新的主体——企业,仍然普遍缺乏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后者只要看看年报上的研发投入就一清二楚。

    何以在创新话语高涨,创新投入快速增加——2012年中国研发经费已达到1万亿多元——科研论文数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难以看到整个国家创新能力实质性的改善呢?

    这一方面还是中国大多数企业没有真正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对于少数“为创新而生”的高科技企业,不论它们能得到多少科技专项的支持,宏观的社会与经济环境又让它们步履维艰。因为政府固然在科技创新上投入巨大,但即便不考虑任何寻租因素,很多执掌科技投资的官员们也并不以科技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实际贡献为衡量标准,而只是满足于所投入的项目能给领导交出一份表面光鲜的答卷。

    正因为如此,尽管中国整体的创新能力难以令人满意,但各种量化指标却迅速增加,纷纷追赶世界第一或者坐稳这一宝座。例如,2012年12月11日,中共18大召开后不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度报告表明,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专利申请国,中国人和中国公司在2011年向专利部门提出52.6万项申请,将近占全球总申请量的四分之一。

    但与此同时,与前几年一样,在世界著名的文献计量公司汤森路透最近发布的“2013全球创新企业百强名单”中,并没有一家中国公司的名字。汤森路透的创新百强评估,主要基于四个指标——整体专利数、专利授权成功率、专利组合的全球覆盖率以及基于专利引用的影响力。以这个标准来推算,中国企业确实仍然有相当的距离。

    另一方面,尽管中国企业的创新不足以睥睨世界,但通过启动重大项目,加大政府投入,设定量化考核标准,则总能生产出“太空漫步、蛟龙潜海”等领导人可见的重大创新成果。然而,如果缺乏完善的技术转移体制,这类重大成就并非一定可以转换成iPhone等能带来市场价值的技术和产品。

    可是,如果一味高歌创新,却无法在根本上解决创新的土壤、企业创新的源动力、以及技术转化的顺畅机制等问题,其必然结果,就是论文与专利数量的“凑数创新”和“蛟龙潜海”等举国科技体制的突破式创新齐头并进,而不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根本改善。

    也许,务实的新一代领导人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才在创新问题上不那么凸显高调。的确,如果三中全会提出的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根本核心这样的目标大半得以实现,我们也才能说创造好了创新的机制以及促进创新的条件。

    但愿上面的揣测,并不只是笔者良好的意愿。(财富中文网)

    笔者为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原总编辑,美国康奈尔大学在读博士。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