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转基因与大豆产业之殇

转基因与大豆产业之殇

贾鹤鹏 2013-06-17
如果把整个大豆产业的危机或化解危机都加在瘦弱而敏感的“转基因”三个字上,实在无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事情的真相。实际上,国产大豆种植业的危机,在本质上是全球化时代,资源配置被自由贸易原则洗涤的结果。

    近日,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批准发放了巴斯夫农化和孟山都三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本来这一正常的农业贸易举措,却因为沾上了“转基因”三个字,其消息一经泄露,立刻满城风雨。除了那些坚定的反转对转基因人士(下简称“反转人士”)义愤填膺的网络抗议外,最常见的一类文章和报道,则继续使用着“中国大豆产业全军覆没”刺激着人们越来越高涨的爱国情绪。

    而明确支持转基因的一方,则重复着另一种说法,即如果中国也能早日放开转基因大豆种植,中国的大豆成本也可以大幅度下降,也不会有如今整个行业的惨淡。

    但如果把整个大豆产业的危机或化解危机都加在瘦弱而敏感的“转基因”三个字上,则实在无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事情的真相。

    实际上,国产大豆种植业的危机,在本质上是全球化时代,资源配置被自由贸易原则洗涤的结果。国家的角力、资本的逐利和争议中的转基因科技固然都与中国大豆产业的兴衰有关,但这些因素恰恰都是在资源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在发挥作用。

    大豆作为一种最为典型的大宗农产品,大面积的种植、自动化的耕作、均一化的农业科技,让从美国到阿根廷的美洲大陆产出了世界上最为物美价廉的大豆。根据中国农业部开设的农业信息网公布的最新价格数据,6月14日黑龙江东南部地区大豆市场收购价格大约为4.4元每公斤,而同一网站表明,同期的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为每60磅1529美分,换算成人民币就等同于每公斤3.46元。这意味着国产大豆价格比国际市场贵了27%。

    对于薄利的农业,这一价格对比足以让人咂舌。任何熟悉农业的人都会承认,仅仅凭借转基因技术自身,并不足以造成这高达27%的差价。

    但有人会说,中国大部分大宗农产品都比国际市场价格为贵,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大豆?

    除了价格外,决定进口的还有需求。而中国庞大的、占据世界27%的豆油需求和世界23%的大豆榨油产能,以及连年来的大幅增加,让国内大豆根本无法满足需求。2010年,中国全国大豆产量约1500万吨,进口大豆则为4936万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相比之下,小麦和水稻几乎不存在这种需求。

    当我们的爱国情绪被进口大豆冲击国产大豆而点燃时,是否想过,中国物美价廉的工业制成品的大量出口,不也让欧美大量的工厂关门么?

    于是,就在欧美民众惊诧地看着中国商品迅速占据着各大超市的货架时,进口转基因大豆也如潮水般涌入中国。以至于温家宝总理在访美期间谈到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时,笑谈大豆和波音飞机:“你总不能让中国人都坐着飞机吃大豆吧?”

    那么,是否中国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就能中止中国大豆产业之殇呢?

    根本的问题在于,转基因技术并非仅仅是一项技术,而是代表着在农业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整个的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特别是转基因大豆中最常用的耐除草剂品种更是如此。

    尽管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会让我们得出“仅靠转基因技术本身并不足以逆转中国大豆产业的劣势”这一结论,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本身也会成为促成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组织调整的一个因素。

    而毫无疑问,对转基因的持续妖魔化,并不能让先进农业科技有效地发挥这方面的潜力。(财富中文网)

    作者为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前任总编辑,美国康奈尔大学在读博士。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