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按揭贷款危机的恶果究竟能有多大?
 作者: Jia Lynn Yang    时间: 2008年05月29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二十九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预计,始于次级贷款的危机有可能使市场每况愈下,直到2010年经济才会出现好转。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插图:Thomas Porostocky)

    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预计,始于次级贷款的危机有可能使市场每况愈下,直到 2010 年经济才会出现好转。他认为,房主们的底线是:房价平均下跌25%

    若要找一个词来形容人们眼下对经济的态度,除了程度各不相同的表示困惑和怀疑的措辞外,就得数“不确定”这个词了。我们以前从未见识过类似的信贷危机。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向《财富》记者 Jia Lynn Yang 谈到了这次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展望了住房价格走向,并且讲述了人们既忧心忡忡又怀抱希望的原因。克鲁格曼曾是《财富》杂志的专栏作家,如今在为《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撰写专栏;他还在美东时间 3 月 28 日晚 8 点首播的“CNN-财富”(CNN & Fortune)的一小时特别经济报道中露了面。

    问:到年底,1,500 万美国人的未偿按揭贷款额有可能超过他们住房的价值。届时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答:实际上,我认为住房价格会降到足以使我们当中约 2,000 万人的资产净值成为负数的程度。这几乎相当于美国家庭总数的四分之一。如果住房价格上涨,或者人们的资产为正值,大家便可以去转按揭或者干脆把房子卖掉。可是,如果你的资产为负数,你便可能失去抵押赎回权,然后有些人就会发现干脆撇下按揭抵押一走了之反倒对自己有利。我们很可能在住房上蒙受高达 6 万亿到 7 万亿美元的资本损失,其中一部分会落到抵押者的头上。我至今仍然认为,人们预测的数字─4,000 亿至 5,000 亿美元的损失─太低了。我觉得按揭担保证券的损失会达到 1 万亿美元左右。

    问:你觉得住房价格还会有多大的下跌空间?

    答:我爱用的计算公式是住房价格与租金的比率。根据这种计算方法,全国平均房价过高了。今后的基本态势很可能是回头下行:房价总体将下降约 25%。目前只有部分房价降到了这个水平。当然,各地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比如,休斯顿或亚特兰大等地的房价与基础租金相比,上涨幅度不大,因此下降幅度也相对较小。在迈阿密或洛杉矶等地,你会看到 40% 至 50% 的降幅。

    问:会不会出现节节下跌的情形,即丧失赎回权的住房越多,房价也跌得越惨?

    答:不会无止境地下跌。不过,既然我们认为房价能一路飙升,它为什么就不能一路下滑呢?等到这一切酿成衰退时,对住房需求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美联储的官员正在谈论反馈过程。此刻他们最关心的是,房价下跌会导致信贷拐点,实际上就是推动按揭利率上调,使人们对抵押贷款望而却步,从而导致房价进一步下跌。我不认为大萧条即将卷土重来,但确实有不少人同意这个说法。

    问:为什么不会出现大萧条?

    答:因为我认为,有些东西我们当年不懂,现在却明白了。美联储在当时一点头绪都摸不。他们光去琢磨如何保护国家黄金储备了,联邦政府当时也认为紧缩政策和节省开支是解决衰退的关键。我认为我们现在比当时明白多了,仅仅我们有强大的联邦政府这一点,就是个稳定因素。尽管如此,我们眼下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棘手。

    问:你能把现在的危机与美国以前遇到过的经济危机做个比较吗?

    答:眼下的金融问题像是 1990 年和 2001 年两次危机的并发症,而且很可能比那两次加在一起还要严重。你知道什么是金融混乱吧?它很可能比储蓄和贷款危机更严重。你也知道什么是楼市崩盘导致的财富损失吧?那也比网络泡沫破裂的后果更严重。所以说,现在的形势看上去相当糟糕。接下来,关心当前形势的人都在担心会发生类似日本的情况。日本从来没有发生过真正严重的经济衰退,它只是开始出现衰退,接下来整整 10 年没有出现真正的复苏。这正是我们害怕出现的情况。

    问:你一直在说,我们要到 2010 年才能走出这次衰退。你是如何推算出这个时间的?

    答:上一次衰退是在 8 个月后正式结束的,但就业状况直到 30 个月后才开始好转。所以我认为,我们这次衰退至少要持续那么长的时间。如果说,衰退是从 2008 年 1 月开始的,那就意味 2010 年 7 月将是我们开始觉得经济有所复苏的头一个月。但是,如果它延续的时间更长些─也许要拖到 2011 年,那我也不会感到意外。

    问:在降低利率方面,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能做些什么?你最近在博客里写道:“继续降息吧,本! ”

    答:没错。我现在有理由相信,他们会一二再、再而三地降息。再来几次 75 个基点的降息,利率就降到零了。我们目前还有一定的降息空间,最后会实现日本式的 ZIRP,即零利率政策。

    问:这种情况以前在美国发生过吗?

    答: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没有过。当时美国没有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但实际上我们在 30 年代实行了很长时间的零利率政策。如果这一回美联储像在上两次衰退中那样频频降息,就会实现零利率。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这样还不行该怎么办?不过,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发生。

    问:如果信贷市场仍然没有起色,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作用会不会因此受到削弱?

    答:尽管美联储一再降息,对许多人来说,实际借款成本正在上涨而不是下降,而且上涨的幅度大于被抵消的部分。按揭利率并没有像你所期待的那样降下来。当然,许多类别的人在两年前能借到钱,现在却借不到了─无论是以多高的利率。我们面临一个典型的有劲使不上的问题:美联储可以降息,但它不清楚这样做会对经济起多大作用。

    问:人们对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的批评中有一条是,他的降息行为推动了两大泡沫的形成,最初是高技术泡沫,接是楼市泡沫。我们如果继续降息,是否也会造成新的泡沫?

    答:他的降息策略助长了泡沫的形成,但我看不出有什么别的办法。我记得当年利率降到 1% 时,失业率仍在上升。格林斯潘没有做到的是,他没有听取有关次贷危机的警告。美联储在监管和道义劝告方面有很大的权利。他们原本可以采取许多措施不使它继续恶化。他在经济繁荣时期没有做到的事,比起他在上次衰退时采取的应对措施更重要。

    问:人们都在谈论上世纪 70 年代和滞胀的卷土重来。发生这种情况会带来什么危害?

    答:我们担心滞胀问题,是因为价格上涨会导致恶性循环。通货膨胀的预期在定价过程中就已包含在内了。我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任何迹象。目前出现的通胀并非预期使然─根本不存在自我强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只是商品价格超出了上限而已。这个现象固然不是好事,但只要它能维持现状,美联储就没有必要这么担心。

    问:对于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你有什么看法?

    答:我不喜欢。大部分的钱都给了不太愿意花这些钱的人,他们不是有经济困难的人。因此,他们只会把钱存到银行里,或是用来偿还信用卡债务。我一直在设法证明,既然这项计划要实行很长时间,所以效率比速度更为重要。其实我支持现在就落实公共投资项目─修建桥梁,搞基础设施建设。人们通常说,如果你设法通过公共投资来刺激经济,衰退在真正发生之前就会结束。不过,我不认为这在眼下是个问题。

    问:你认为美国经济过于依赖消费性支出吗?

    答:啊,是的,毫无疑问。假如我们看一下美国经济两年前的情况,可以看到当时看起来一片繁荣,依据是高消费支出、大规模的住房建设、商业投资水平不高以及巨额贸易逆差。我们会想让这种情况倒过来,使美国经济没有这么高的消费开支,把贸易赤字降下来,并且加大商业投资。当然,问题是如何把现在的状况变成那样。

    问: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答:嗯,美元走弱会有帮助。我为一欧元能兑换 1.53 美元而高兴─不是因为我打算在放假后要去欧洲旅游,而是因为这对于中东部地区的制造业来说是件大好事。可以说,我们现在拥有维护美国经济的唯一良策是,使美元继续走弱,并以此来推动出口。

    问:眼下有许多不利的经济数据不断出现。你认为哪个数据最有警示价值?

    答:我正在关注利率差增大的现象,因为 LIBOR(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与美国国债之间的利差在加大。当利差达到一定高度时,表明银行之间正在失去彼此的信任。各种衡量市场恐慌的数据再次发出警告。我一直在想,这已经是第四波了。我们在一年多之前看到了第一波,当时次贷危机刚露端倪,但大家都说它已经被遏制住了。第二波出现在去年 8 月,情况开始恶化。秋天晚些时候,开始了第三波,人们采取的果断措施似乎使问题得到了控制。如今,我们又遇到了一波,而这次像是一场复杂得多的金融危机。

    问:不同之处在哪里?

    答:人们意识到,对于风险和减债的不安程度日益加大,这将影响到许多与次贷危机无关的市场─就像人们开始发现拍卖利率型证券要发生崩盘时那样。某个因素最终发生关键作用。我们看到房利美(Fannie Mae,即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和房地美(Freddie Mac,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突然之间不得不支付大量的利差。在我看来,这好像是每隔几个星期就有一个我从未听说的价值 3,000 亿美元的市场刚刚崩溃一样。还有信用卡市场、汽车贷款市场─我不知道下一个会轮到谁。不过,显而易见的是,我们会看到商业地产市场崩溃,而且其严重程度不会比住房市场崩溃差多少。

    问:政府能加大干预力度,解决这个资金流动性问题吗?

    答: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像是 20 世纪 30 年代初银行破产危机的微型翻版。眼下的麻烦大多不在银行身上,而是那些行使银行功能的市场和从事银行类业务的机构,所以问题没有当年那么严重─至少现在是如此。但是,这仍然是个问题。假如美国出现了一连串的银行破产案,我们知道该如何去应对。政府原则上会去接管银行,保证存款安全。但是,当你面对一波像拍卖利率证券市场(它实际上是一种反常的银行业务)崩溃之类的麻烦时,你该怎么办?如果你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其他几次危机,它们通常都是以政府大力拯救而告终的。可是,对眼下的麻烦能否这样做?我们甚至不知道要去拯救谁。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连谁欠谁什么都搞不明白。

    问:你对美联储最近拿出 2,000 亿美元临时援助按揭抵押证券一事怎么看?

    答:但愿这样做能管用,但我仍然持怀疑态度;2,000 亿美元听上去是一大笔钱,但与按揭抵押证券市场相比却很小,所以很可能管不了多大用。

    问:另一方面,你认为这种危机感是否正在演变为一种信任危机,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

    答:这个我还说不好。我关注的是次贷担保证券的价格走向。连 AAA 级证券每份才卖 50 美分,其他的基本上一文不值,这就不得不让人预期,买卖这类证券无利可图。即便借了次级贷款的人全都放弃自己的住房、大量金钱因为赎回权被取消而打了水漂,那些证券的价格也不会低到那种程度。可以说,这些市场上出现了一定的超卖现象。但从另一方面说,金融体系中有很大一部分似乎对当前的危机束手无策,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革。这可不太妙。

    问:没有人真正知道答案的问题,或者说最大的 X 因素是什么?

    答:我所不知道的是这种金融市场的产物最终对经济的实际影响到底会有多严重。即便在过去几十年里风行全国的所有这些花里胡哨的金融工具多少能起点作用,我依然没法完全搞清楚这最终会如何影响实体经济。因为公司能够动用留存收益或向老牌银行借贷来应对,大量的商业投资是否会毫发无损?那些让人弄不懂的金融市场里发生的事情最终会对消费者维持其开支的能力产生多大影响?所以说,我吃不太准其结果会怎样。也许这正是让人抱有希望的原因。也许到头来华尔街搞的这一套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译者:王恩冕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